• 首页
  • 文章推荐
  • 家电百科
  • 实时讯息
  • 常识
  •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量体裁衣”种好地 全方位服务直达田间地头夯实增收基础
    时间:2025-04-01 15:04:00

    央视网消息:又到一年春耕春播的好时节,2025年春耕期间,推进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是各地促进粮食生产的关键举措。在山东威海,面对耕地地力条件差,绝大多数都是中低产田的先天不足,当地是如何让这些地块的单产水平加快追赶高产田的?

    车行在威海乡间,一排排梯田从车窗掠过。这些梯田零散细碎,地力条件差,不适宜耕种。这种丘陵山地占当地耕地总面积的68.2%。

    在乳山一处丘陵薄地,两台挖掘机正忙着挖土整地,要把几块小田整合成一块大田。村干部介绍,由于离村远地力又差,过去这个山头上有800多亩丘陵地都被撂荒。他们尝试开展土地整理,把细碎的撂荒地改造成适于机械化作业的大田块,可不少农民都不乐意。

    如何让农民接受地块的改变?段家村成立合作社,让老百姓以承包地经营权入股分红,合作社统一整地耕种。

    农民算的是自己的小账,村支书段志宏算的却是全村的大账。他介绍,他们用挖掘机把多块小田整理成大田,一来填平沟壑和道路,耕地面积平均要增加1.5倍。二是挖掘机深挖土地的时候把耕作层增加了一倍多,地力变得更好。三是整治后更便于机械化作业以及良种良法推广应用。最终结果是,2024年整理过的土地,单产翻了好几倍。

    目前,威海已经把试点地区5800多小地块整合成880多块大田,新增耕地7000亩。2025年,将加快提升丘陵山地粮食单产水平。

    中低产田如何追赶高产田 平原沙地怎么多打粮

    记者在山东威海采访时发现,当地230多万亩耕地基本都是中低产田,除了超过三分之二的丘陵山地,余下的平坦地块也有很多沙壤土,保水保肥效果差。这种漏水漏肥的平原沙壤土又该如何提高单产?

    眼前这片耕地,离海不到300米,是一块典型的滨海沙地。水肥都很难留住,再加上常年刮风,粮食产量一直上不去。

    记者来到这里时,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种粮大户张斌正忙着给冬小麦铺设滴灌,搞水肥一体化。

    上一季种玉米,张斌就尝试搞水肥一体化,可村里人很不看好。但他还是在农业农村部门的支持下,坚持铺了滴灌带,结果玉米创了高产记录,单产增加70%,达到1380斤。要想提单产,仅有水肥一体化还不够,张斌随后带记者来到另一处相邻的两块麦地。

    虽然精播机效果好,但买一台要13万,而传统播种机也就七八千,并且一年只用一回。买这样贵的播种机能把本儿挣回来吗?

    张斌介绍,他用精播机播种,每亩可以节约小麦种子10斤,相当于30元,每亩的产量能增加100斤,相当于120元,这一减一增就是150元。他手里现在有2000亩地,就相当于30万元,就是买两台精播机也是绰绰有余的。

    2025年,威海在全市选择了5处像张斌这里一样的平原地块,累计有1000亩,主攻中低产田的单产提升。利用项目资金40万元,尝试新上水肥一体化等小麦增产新技术,叠加良种、良机等增产模式,力争项目区单产提升20%以上。

    政府提供资金技术支持 种粮大户增产增收

    粮食大面积单产提升,离不开种粮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的带动。最近3年,威海种粮大户以每年30%左右的速度快速增长,这背后的推动力是什么?

    泽头镇如今是一个粮食生产大镇,可几年前,这里有1800多亩中低产田被撂荒无人耕种。政府以低廉地租鼓励种粮大户耕种撂荒地。

    威海市文登区种粮大户于进海介绍,政府全力支持,投入几百万打造旱能浇、涝能排的高标准农田,以及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的项目资金、玉米大豆复合种植项目资金等。

    眼前这些曾经撂荒的低产田,如今已经被改造成产量更高的高标准农田。有单产提升技术的加持,于进海的地块产量和收益都相当不错。

    今年30出头的小谭承包了2000多亩地,他找到已经小有名气的于进海直接拜师学艺。

    按照老于的指点,小谭从征集承包地开始到采购农资、种子,购买农机和田间管理,都做得有板有眼,力争2025年拿到高产量、高效益。

    据了解,无论是老庄稼把式还是年轻的种粮大户,大家的种粮积极性都很高。这个春天,大伙儿齐心协力,促进大面积单产提升。

    2025年,威海市继续加大对种粮大户的支持力度,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实行“先建后补”,安排1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示范大户带动周边区域粮油作物大面积增产。

    来源: 央视网

    相关推荐
    • 807.4公斤!屈原再生稻头季亩产创佳绩
      岳阳晚报8月12日讯(通讯员 王有成)近日,岳阳市农业农村局组织专家组对屈原管理区“一季超级稻+再生稻”头季核心示范区进行测产验收,结果显示平均亩产达807.4公斤。这标志着当地全域水稻单产提升行动取得阶段性突破。再生稻是利用头季稻桩上存活的休眠芽,在特定培育条件下,促使这些休眠芽再次萌发生长最终形
      时间:2025-08-13 09:34:00
    • @乳山的农民朋友 二〇二五年麦收期间一周滚动天气预报
      未来七天天气预报农事建议成熟地块应加快麦收进度,以防降雨、雷雨大风天气造成不利影响。利用有利天气及时晾晒,确保小麦颗粒归仓。降水过后,抓住墒情有利时机抢墒播种。部分时段气温较高,户外活动注意防暑降温。
      时间:2025-06-06 18:53:00
    • 科技赋能 守护粮食安全 ——辽宁省大连市特种粮研究所创新育种技术护航水稻生产
      当前正值水稻育苗关键期,在辽宁省大连市特种粮研究所记者看到,依托大连市现代农业生产发展服务中心提供的先进设备,该所构建起“智慧植保”体系。通过部署测报灯、小气候观测站、远程实时监测系统等16台套设备,结合AI图像识别与大数据分析,实现病虫害疫情实时采集、智能预警和精准防控。据介绍,该系统可覆盖20亩
      时间:2025-05-05 01:14:00
    • 全国耕地灌溉面积超10.8亿亩
      在水利部17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有关负责人表示,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灌排工程体系逐步完善,抵御干旱、洪涝灾害的能力有效提升,夯实了保障粮食安全水利基础。据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等单位研究分析,2024年,耕地灌溉面积上生产的粮食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
      时间:2025-04-17 15:27:00
    • 受大风天气影响 大连至烟台、威海客船全部停航
      中新网大连4月11日电 (记者 杨毅)据气象部门预报,11日,渤海北部、渤海中部、渤海海峡、黄海北部偏南风转偏西风9至10级,阵风11至12级。受此影响,大连至烟台、威海航线出港班期全部停航。据气象部门预报,受高空槽系统及其随后生成的冷涡系统的影响,预计4月11日大连上空的云量将会有所增多,天气转阴
      时间:2025-04-11 14:31:00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87868862@qq.com Copyright © 桀骜百科 琼ICP备2023011085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