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章推荐
  • 家电百科
  • 实时讯息
  • 常识
  •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科技赋能 守护粮食安全 ——辽宁省大连市特种粮研究所创新育种技术护航水稻生产
    时间:2025-05-05 01:14:00

    当前正值水稻育苗关键期,在辽宁省大连市特种粮研究所记者看到,依托大连市现代农业生产发展服务中心提供的先进设备,该所构建起“智慧植保”体系。通过部署测报灯、小气候观测站、远程实时监测系统等16台套设备,结合AI图像识别与大数据分析,实现病虫害疫情实时采集、智能预警和精准防控。据介绍,该系统可覆盖20亩观测隔离场及露地隔离种植圃,形成从地面到天空的立体监测网络,大幅提升病虫灾害响应效率。

    也因此大连市病虫害识别与监测技术培训会于4月23日,在位于普兰店区丰荣街道的大连市特种粮研究所召开。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深度应用,农业病虫害监测正迈向智能化、精准化,为筑牢粮食安全防线注入科技动能。此次培训会标志着大连市在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领域迈出关键步伐。

    在种子研发端,研究所创新采用“电子加速器诱变育种技术”,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今年水稻育苗前夕,研究所从大连市水稻种子资源库中精选“莲粳4号”软米稻原种一代,经三亚电子加速器诱变实验室辐射处理,种子寄回后立即进行浸种、药剂搅拌处理,催芽后于4月28日进入塑料大棚育苗。眼下,稻种已萌发,即将破土而出。

    加速器诱变育种,是将诱变技术、基因测度手段与水稻种籽性状统计分析协同整合,采用高能电子束或X射线对育种材料进行辐射处理,使DNA结构发生改变,诱变结构发生改变,诱变产生变异。

    与传统的育种方式相比,具有生物学效应高,突变谱广,突变率高,诱变后代稳定快,诱发变异新品种选育周期短的特点。该辐射诱变技术,基因检测技术,工厂化选育技术整合,属国际农作物育种首创。这是我国乃至全球首台套作用于植物诱变育种的重大科学装置,2023年10月获国家专利发明证书。

    “连粳4号”是2024-2025年大连市主推的唯一一个水稻主栽品种,“今年将在全市推广20多万亩,科技正成为守护大国粮仓的核心力量。”大连市特种粮研究所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深化智能监测与种业创新融合,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硬核”支撑。

    (作者:农民日报 中国农网记者 张仁军)

    相关推荐
    • 神南产业公司3名技能大师和大师工作室获中煤协会命名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近日揭晓2025年度煤炭行业技能大师及工作室命名决定,陕煤集团神南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再添荣光:3名技术专家荣膺“煤炭行业技能大师”,3个“煤炭行业技能大师工作室”获国家级认证。这份行业技能人才领域的至高荣誉,不仅闪耀着个体奋斗的光芒,更映照出神南产业系统性人才培养体系的深厚沃土。战略筑
      时间:2025-08-22 17:33:00
    • 多重利好催化,无人机运输应用场景持续拓展
      峰飞航空的2吨级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成功完成首次海上石油平台物资运输飞行,150公里的里程仅飞行58分钟;装载海鲜的亿航智能VT20系列物流无人驾驶eVTOL55分钟横跨三城,大湾区首条超长无人机物流航线开通……近期,多条无人机运输航线试飞开通,应用场景加速扩围,在城际运输、山区配送、生
      时间:2025-08-18 15:13:00
    • 有个会思考的“智慧大脑”岑巩水稻制种成本降低30%
      “得益于适宜的气候条件,再加上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的运用,今年制种水稻的产量明显提升,亩产达到450斤,和去年相比每亩增收120斤!”8月14日,岑巩县思旸镇磨寨村制种水稻种植大户姚涛,看着收成账单兴奋地说。在岑巩县农业农村局的推广下,今年姚涛首次使用“智慧制种”APP来对稻田进行管理。依托水稻制种智
      时间:2025-08-17 11:25:00
    • 807.4公斤!屈原再生稻头季亩产创佳绩
      岳阳晚报8月12日讯(通讯员 王有成)近日,岳阳市农业农村局组织专家组对屈原管理区“一季超级稻+再生稻”头季核心示范区进行测产验收,结果显示平均亩产达807.4公斤。这标志着当地全域水稻单产提升行动取得阶段性突破。再生稻是利用头季稻桩上存活的休眠芽,在特定培育条件下,促使这些休眠芽再次萌发生长最终形
      时间:2025-08-13 09:34:00
    • 宝马携手Momenta共研中国专属智能驾驶辅助系统跻身智能驾驶体验第一梯队
      7月15日,宝马宣布与中国科技企业Momenta合作,联合开发面向中国市场的新一代智能驾驶辅助解决方案。该方案充分结合双方在人工智能和汽车工程领域的优势,以“中国道路”为舞台打造安全可信且切实可落地的智能驾驶体验。这一合作标志着BMW在智能驾驶领域的本土化创新迈出关键一步,为中国消费者带来更贴合本土
      时间:2025-07-15 11:08:00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87868862@qq.com Copyright © 桀骜百科 琼ICP备2023011085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