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睡眠日|“经常没睡好”可能是睡眠感知异常
今年3月21日是第23个“世界睡眠日”,今年的主题是“睡眠健康,优先之选”。科学健康的睡眠不仅是身心健康的基石,也是提升生活品质的重要保障。无论年龄、性别、地域或职业,优质睡眠都是人类共同的生命课题。据统计,我国超过3亿人存在睡眠障碍,其中有7000万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患者,但诊疗率不足20%,专家提醒,守护优质睡眠,需要我们每个人共同践行,要正视自己的问题,积极诊断治疗,重获优质睡眠。
“主观性失眠”现象正变得愈发普遍
在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睡眠医学中心,45岁的张先生正在遭遇新型睡眠困境。坐在诊室里,西装革履也难掩眼底青黑,这位都市白领,每晚被“失眠恶魔”折磨得身心俱疲。
“医生,这五年我经常睡不好。”他自称每晚仅能入眠2-3小时,甚至整晚无眠。智能手表的睡眠报告却显示着截然不同的结果:平均睡眠时长6.5小时,深度睡眠阶段完整。这种主观感受与客观数据的巨大鸿沟,让张先生陷入了自我怀疑的漩涡。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睡眠医学中心主任潘集阳教授接过这份矛盾的“证据”,在排除器质性病变后,他为张先生安排了睡眠监测——多导睡眠监测(PSG)。当电极贴片记录下脑电波、眼动轨迹和肌肉张力的完整图谱时,真相终于浮出水面:张先生的睡眠结构完全符合正常标准,深度睡眠比例甚至优于同龄人。
“这是典型的睡眠感知异常。”潘集阳指着监测报告上规律的睡眠波形解释,主观性失眠患者就像戴着有色眼镜观察自己的睡眠,大脑的认知系统出现了“信号失真”。这类特殊失眠亚型,往往源于对睡眠的过度关注——越是焦虑失眠,越会放大入睡时的细微感知;越是检查睡眠数据,越会强化“没睡好”的心理暗示。
根据监测结果,潘集阳为张先生制定了数字化认知行为治疗(CBT-I)方案。通过睡眠限制疗法打破“赖床补偿”的恶性循环,用认知重构技术修正“必须睡够8小时”的错误信念,配合放松训练重置睡眠前的身心状态。六周后,当张先生再次查看睡眠报告时,那些曾经让他焦虑的数字,终于与真实的睡眠体验达成了和解。
在睡眠医学领域,这种“主观性失眠”现象正变得愈发普遍。快节奏生活带来的慢性压力,信息过载引发的睡眠焦虑,以及智能设备对睡眠的过度量化,都在悄然重塑我们对睡眠的认知。潘集阳提醒,当出现睡眠感知异常时,及时寻求专业评估至关重要——有时我们需要的不是安眠药,而是一副校准睡眠认知的“思维眼镜”。
走出诊室时,张先生特意摘下手表,他说现在终于明白:睡眠不是需要严密监控的敌人,而是需要温柔以待的伙伴。在这个被数据包围的时代,或许我们都需要学会给大脑放个假,让睡眠回归最原始的本能。
当鼾声成为生命的警报,多学科作战拯救呼吸暂停
52岁的东莞企业家徐先生平躺在特制床垫上,正在暨南附属第一医院睡眠中心接受睡眠监测,脖颈缠绕的呼吸监测带如同生命警戒线,记录着每小时45次的窒息警报——这相当于整夜都在经历“人工窒息训练”。他的妻子形容那场景如同“被无形的手掐住喉咙”,这位中年人此前就在这样的“死亡暂停”中挣扎了两年。
当徐先生辗转来到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时,他的身体状况已经非常糟糕:210斤的体重将BMI推向37.2的危峰,腰围126厘米如同套着救生圈,高血压、高血脂、重度脂肪肝在体检报告上亮起刺目红灯。此外,他因白天嗜睡已酿成多起车祸。
“这不是简单的打呼噜,而是全身器官的慢性窒息。”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减重专家杨景哥看着睡眠监测报告摇头。数据显示,患者最长呼吸暂停达47秒,血氧饱和度坠入55%的死亡谷,这相当于整夜都在进行“低氧血症马拉松”。更严峻的是,代谢综合征与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OSAHS)形成恶性循环,如同两个相互投喂的恶魔。
面对这个复杂病例,杨景哥启动了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睡眠医学中心首先上阵,用双水平呼吸机为患者筑起呼吸长城;呼吸科制定肺功能锻炼方案,如同给孱弱的肺泡安装健身器材;麻醉科构建围术期守护屏障,心内科则精准调控血压血脂。当各科室完成战前部署,减重手术成为破局的关键战役。
在腹腔镜的精准导航下,袖状胃切除术通过三个钥匙孔大小的创口,将“食欲开关”调回正常模式。这不是简单的胃容量缩减,而是通过改变饥饿素分泌,让大脑重新学会感知饱足。术后徐先生惊喜地发现,曾经无底的食欲变得温和,食物摄入量自然减少三分之一,却不会产生饥饿感。
三个月后,这次协同作战的战果令人震撼:徐先生体重锐减65斤,腰围缩减28厘米,呼吸暂停指数从每小时45次断崖式下降至13次。更神奇的是,随着脂肪代谢的改善,高血压和高血脂竟不药而愈。“现在开车时眼皮不再打架,夜里也不会突然惊醒。”徐先生抚摸着恢复平坦的腹部,仿佛触摸到重生的自己。
据统计,我国超过3亿人存在睡眠障碍,潘集阳指出,我国有7000万OSAHS患者潜伏在夜色中,但诊疗率不足20%。这些“夜行窒息者”往往以鼾声为伪装,实则经历着器官的低氧煎熬。杨景哥强调,对于BMI超过28的肥胖人群,OSAHS患病率飙升四成,减重手术不仅能重塑体型,更是对全身代谢系统的深度重启。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张青梅 通讯员:张小涛、张灿城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梁超仪
相关推荐
-
11岁男孩因赶作业出现呼吸碱中毒!医生提醒!各地学生暑假迎来尾声,有许多孩子在社交平台上纷纷表示“不想开学”“不想补暑假作业”更有甚者因此进了医院近日,湖南省长沙市一医院儿科急诊收治多例青少年呼吸性碱中毒患者,11岁的亮亮和14岁的辰辰先后因此入院。据孩子家长回忆,亮亮是赶了一天的作业后因疲劳、情绪激动后出现呼吸急促、头晕头痛、四肢麻木症状,时间:2025-08-29 19:12:00
-
近期极易感染!福建2岁女童高烧5天确诊!有医院科室过半都是这病!尚无特效药【来源:福建卫生报】今年入夏以来全国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简称合胞病毒)的患儿一直处于高位不少幼儿出现高烧、咳嗽甚至喘息、呼吸困难等肺炎症状福建卫生报记者从福建省儿童医院呼吸科了解到,该科室病房中,目前约三分之二住院患儿皆为合胞病毒感染,且出现了下呼吸道感染等并发症。福州这位妈妈的经历更是为我们敲响了时间:2025-08-28 22:48:00
-
开学在即,警惕孩子“开学焦虑”,这些变化家长请注意随着新学期的脚步日益临近,每到这个时期,孩子们的“开学焦虑”往往会悄然浮现。对此,医生特别提醒,若孩子出现相关异常表现,家长需及时关注。究竟哪些行为属于异常表现,又该如何调整呢?每到开学季,不少学生的心情如同“晴雨表”“五味瓶”“过山车”。面对新环境、新挑战带来的未知,或是暑假作业未完成的困扰,孩子时间:2025-08-27 21:16:00
-
宝鸡市岐山县蔡家坡镇小网格大守护:社区网格员 百姓身边的“贴心人”在我们身边,总有这样一群忙碌的身影——他们穿梭于大街小巷,行走在千家万户之间,用脚步丈量社区的经纬,用真心聆听居民的心声。他们就是宝鸡市岐山县蔡家坡镇社区网格员。隐患排查、矛盾调解、反诈宣传……他们以看似微小却不可或缺的付出,默默编织出一张社区安全网,成为基层治理中最灵动而坚实的力量。排查消防隐患,时间:2025-08-25 17:02:00
-
张佳萱不幸离世,年仅11岁8月22日,知情人分享了抗癌女孩张佳萱离世的消息。张佳萱年仅11岁多,因骨肉瘤去世。据悉,张佳萱的父母早已离婚。今年1月,张佳萱腿部疼痛,3月确诊为骨肉瘤。因家庭贫困,大姨向爱心人士求助。好心人为张佳萱筹集了医行费,但因病情发展迅速,最终还是未能挽回她的生命。小佳萱抗癌治疗期间,在爱心人士的帮助下,时间:2025-08-23 20:43:00
最新推荐
- 楚晚宁沈南乔郑雪小说<44号诅咒:香云中学的完美淘汰>全文在线阅读
- 景秀姜山保险柜售后服务热线24小时故障维修(景秀姜山保险柜保险柜忘记密码怎么开锁)
- SITERB保险柜售后服务号码及其服务网点介绍实时反馈-今-日-资-讯(SITERB保险柜保险柜怎么时间)
- 北泰智能保险柜|全国服务实时反馈-今-日-汇-总(北泰智能保险柜保险柜怎么样)
- 密盾保险柜全国各市售后服务热线号码实时反馈-今-日-资-讯(密盾保险柜保险柜怎么改密码)
- 恩尔保险柜用户售后服务中心实时反馈-今-日-资-讯(恩尔保险柜怎么销售保险柜)
- 博紋帝保险柜热线24小时服务点(博紋帝保险柜保险柜换密码怎么换)
- 筱婵保险柜售后服务全解析(筱婵保险柜保险柜英语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