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
近期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兴支柱产业,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受访专家认为,扎实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要持续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把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期待更多“从0到1”
前不久,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传来喜讯:位于北京怀柔科学城的大科学装置——高能同步辐射光源(HEPS)一期工程建设将于今年底完成,并启动试运行。
“HEPS将瞄准国家重大需求、工业创新以及科学研究前沿,和用户深度融合、强强联手,共同做出令世界瞩目的突出性成果。”工程总指挥、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潘卫民说。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活水。“只有在基础研究领域形成原创性、颠覆性的科技成果,才能在国际科技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全球创新中心总干事、中国社会经济系统分析研究会副理事长赵刚说,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迫切需要加强基础研究,从源头和底层解决关键技术问题。
然而,现实不容乐观。专家指出,看产出,我们缺少“从0到1”的原创性科研成果;看科研环境,目前的考核评价机制中论文指标导向问题依旧存在,难以适应基础研究长周期性、不确定性、强探索性的特点。与此同时,由于缺乏长期、稳定的经费支持,科研人员难以心无旁骛地从事基础研究。
要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内生动能。“身处生产一线的企业对市场需求最敏感,也最清楚产业发展痛点。但重大科技专项多倚重高校院所,科研成果与产业需求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赵刚说,一方面要引导高校院所紧密围绕产业需求开展科技攻关;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探索建立“企业牵头、需求牵引、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新型攻关范式,引导更多企业在创新大潮中“唱主角”“挑大梁”。
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让创新驱动发展的活力持续迸发。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黄群慧表示,要建立原创导向的科技创新体系和高效协同的科研组织模式,打造体系化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平台,推动形成更多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强化对全身心投入重大科技任务攻关人才的激励保障,赋予科学家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更大经费支配权、更大资源调度权,提升科技创新投入效能。
谋篇布局新兴产业
在刚刚结束的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优必选全新一代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 S2在现场展示了3分钟热插拔自主换电,标准化的电池仓快换技术实现快速对接定位,高精度的双臂协同换电技术保障全程操作可靠性。
“吉利汽车、比亚迪、富士康、顺丰……Walker S系列人形机器人已进入多家工厂实训,获得超过500台的意向订单。”优必选科技创始人周剑告诉记者,公司将持续推进人形机器人在工业场景的规模化落地,赋能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
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培育发展新动能、打造发展新优势的关键领域。今年上半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去年“三新”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8%左右。
黄群慧表示,要把握好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趋势和产业发展方向,聚焦国家战略和产业发展重大需求,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集成各类创新资源,让创新链和产业链无缝对接,推动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
她建议,要积极探索建设能实现基础科学研究与未来产业技术研究深度融合的未来产业研究院,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量子科技以及新能源、新材料等前沿科技领域的创新步伐,同时围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持续研发运用各类新技术,以国家标准引领企业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因地制宜协同发展
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促进新动能集聚、新业态涌现、新产业壮大,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安徽科技大市场累计培养技术经理人3600余人,并打造“基地+基金+服务”全链条孵化体系,畅通科技成果转化。如今,科研人员带着科技成果创业成为新常态,更多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向了生产线。
河北依托数智化改造,推动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数字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去年,传统工业基地邯郸复兴区实施数智化改造项目30多个,推动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
“需要注意的是,各地要警惕同质化问题,避免扎堆布局和重复建设相同产业。”赵刚认为,各地要根据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同时,不能盲目淘汰和关停传统产业,对符合环保、能耗标准的传统产业,通过新技术和现代商业模式进行改造提升。
在国家“两重”“两新”政策支持下,各地新兴产业谋篇布局和传统产业升级改造的步伐还在加快。科技部党组书记、部长阴和俊此前表示,将统筹推进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打造一批创新链紧密衔接、产业链优势互补的创新型城市群,进一步强化央地联动、区域协同,推动科技资源共建共享、人才政策互用互认、技术市场互联互通。(经济日报记者 郭静原 沈 慧)
编辑:聂粤
来源:经济日报
相关推荐
-
深化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近期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兴支柱产业,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受访专家认为,扎实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要持续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把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时间:2025-08-24 11:21:00
-
湖南医药学院总医院:大力引进博士人才 为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怀化日报全媒体讯 为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环境,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8月14日下午,湖南医药学院总医院召开2025年人才工作会暨博士座谈会。在座谈交流环节,博士代表感谢医院提供的发展平台,结合自身工作与科研实际,围绕科研项目申报、跨学科协作、实验设备升级、职业发展路径优化及生活服务保障等方面畅所欲时间:2025-08-19 10:03:00
-
一颗脆李的“振兴”故事③ | 从“小果子”到“大产业”的绿色进阶之路八月初,重庆市巫山县官渡镇双月村,脆李高挂枝头,微风中弥漫着果香。果农刘绪海家的果园里,游客们正在采摘脆李,欢声笑语在山间荡漾。“今年李子大丰收,预计能收入十多万元。”刘绪海笑着说。如今的巫山,漫山遍野的脆李树不仅染绿一道山坡,更让百姓的“钱袋子”实实在在地鼓了起来。从零星种植的“小果子”,到品牌价时间:2025-08-17 07:17:00
-
粤港澳大湾区创业大赛正式拉开赛事帷幕 参赛项目报名踊跃、分布广泛、量质俱佳8月13日—17日,粤港澳大湾区创业大赛初赛同期在华南理工大学、珠海市、深圳市举办。大赛自5月下旬启动报名以来,吸引了7146个创业项目踊跃注册,不仅在数量上为大赛顺利推进打下坚实基础,更在项目质量、人才结构、产业契合度上展现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创业生态的蓬勃活力。本次大赛具有六个显著特点:一是地域分布时间:2025-08-15 17:50:00
-
机器人出海合作网络在京启动 助力产业迈向全球新征程作为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的重要部分,“国际机器人产业合作暨机器人企业出海专题活动”近日举行。此次活动由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指导,史太白技术管理中国总部—斯泰恩拜斯可持续技术管理(北京)有限公司、北京亦庄机器人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上海觅途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香港科技协进会、财新数据科时间:2025-08-11 16:19:00
最新推荐
- 惠而浦空调全国24小时服务热线400统一客服服务热线(惠而浦空调变频空调h5 )
- 泰瑞达空调售后号码多少实时反馈-今-日-汇-总(泰瑞达空调空调显示EH故障码,怎么处理? )
- 新飞空调用户客服中心实时反馈-今-日-更-新(新飞空调空调se )
- 东洋空调400服务号码全国售后的热线实时反馈-今-日-更-新(东洋空调通电后不能运转 )
- 锦山中央空调维修服务中心-24小时全国报修400热线(锦山中央空调中央空调尺寸 )
- 华菱空调售后24小时联系方式维修查询实时反馈-今-日-资-讯(华菱空调空调 送风模式 )
- virbac空调服务24小时热线-各区售后统一服务实时反馈-今-日-资-讯(virbac空调空调r32 )
- 长虹中央空调400服务号码全国售后的热线实时反馈-今-日-汇-总(长虹中央空调空调漏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