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章推荐
  • 家电百科
  • 实时讯息
  • 常识
  •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迈威生物两项BD落地,业绩拐点来了?
    时间:2025-06-30 08:26:00

    继荣昌生物(688331.SH;09995.HK)之后,又一家生物医药企业宣布BD(商务拓展)落地。

    6月26日晚间,迈威生物(688062.SH)连发两条公告,宣布分别与Calico和齐鲁制药达成合作。这两项BD合计交易总额约为47亿元,首付款超5.5亿元。

    或受上述利好消息刺激,6月26日,迈威生物20cm涨停,最终报收28.62元/股,总市值114.37亿元。

    就上述交易,双方是如何达成合作的以及迈威生物在出海方面的进一步计划,时代财经暂未从迈威生物方面获得回复。不过,此前迈威生物董秘胡会国曾告诉时代财经,在海外业务上,公司一直都希望找到拥有全球资源的合作伙伴给管线赋能,共同推进海外临床、上市以及商业化。

    今年以来,中国创新药市场重磅交易不断。华安证券在今年6月发布的研报中称,“创新药交易拥挤度在6月9日至16日一度达到本轮最高,占市场成交量的接近4.8%,处于2010年以来近100%分位水平。”

    E药产业研究院前执行院长杜臣则告诉时代财经,就创新药本身而言,现在并不是创新药整体大热的阶段,但也算是创新药回暖的其中一个阶段。“现在‘创新药热’实际上是‘Biotech热’,从创新药选择到研发,以及BD、License-out(对外授权)等变化,确实是上了一个新台阶。”杜臣称。

    一日官宣两项BD,总额达47亿元

    公告显示,Calico是一家由谷歌母公司Alphabet和行业资深人士亚瑟・莱文森博士共同创立的研发公司。迈威生物与其就一款自研的靶向人白介素-11(IL-11)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9MW3811达成合作。

    根据协议,迈威生物独家许可Calico在除大中华区(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和台湾)以外的所有区域内独家开发、生产和商业化许可产品的权利。Calico则将向迈威生物支付一次性不可退还的首付款 250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79亿元),此外,其还可额外获得合计最高达5.71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40.93亿元)的近端、开发、注册及商业化里程碑付款,以及按许可产品净销售额计算的阶梯式特许权使用费。

    9MW3811可高效阻断IL-11下游信号通路的活化,抑制IL-11诱导的病理生理功能,从而达到对纤维化和肿瘤的治疗效果。目前,这一项目已在中、澳、美三地获批开展临床试验,已完成中、澳I期临床研究。

    另一张大单则来自与齐鲁制药的合作。迈威生物及其全资子公司泰康生物就其上市产品注射用阿格司亭α(包括商品名:迈粒生;产品代号:8MW0511)与齐鲁制药达成合作。协议显示,迈威生物独占许可齐鲁制药在大中华区(包括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和台湾)内开发、生产、改进、利用和商业化许可产品的权利。而迈威生物则获得首付款和销售里程碑合计最高达5亿元人民币,其中包括一次性不可退还的首付款3.8亿元人民币;以及许可产品净销售额最高两位数百分比的特许权使用费。

    估算下来,这两项BD合计交易总额约为47亿元,首付款超5.5亿元。

    对于迈威生物来说,其BD之路或许才刚刚开始。在今年5月迈威生物披露的《关于2024年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问询函的回复公告》显示,迈威生物将充分利用丰富的海外商业化资源和自身的国际注册能力,重点针对创新度较高且差异化优势明显的管线推进国际合作。面向欧美等发达国家或境内头部药企,通过对外授权等合作模式,推进公司产品、特别是创新品种的广泛合作。

    “目前,公司正与多家国际医药企业巨头就多款产品进行多轮商业谈判,涵盖了从数据交换到商务条款讨论的不同阶段;同时公司也积极参与国内国际学术会议,围绕生物技术重点与前沿领域进行布局,进一步加强自身的技术研发能力的持续性,进而更好地推广产品管线。”迈威生物称。

    亏损持续,能否靠BD扭转局面?

    迈威生物成立于2017年,于2022年1月登陆科创板。据2024年年报,报告期内,迈威生物有君迈康(阿达木单抗注射液)、迈利舒(地舒单抗注射液)、迈卫健(地舒单抗注射液)三款产品商业化上市。这三款产品均为生物类似药,分别在2022年3月、2023年3月、2024年3月在国内获批。另有16个处于临床前、临床或上市阶段的品种,包括12个创新药,4个生物类似药,专注于肿瘤和年龄相关疾病,如免疫、眼科、骨科等领域。

    今年5月底,迈威生物注射用阿格司亭α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用于治疗成年非髓性恶性肿瘤患者在接受容易引起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骨髓抑制性抗癌药物治疗时,使用本品降低以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为表现的感染发生率。

    而这一药物正是此次与齐鲁制药达成合作的产品,也是此前迈威生物与扬子江药业全资子公司海博生物(曾用名:圣森生物)终止合作的产品之一。

    去年2月,迈威生物与扬子江药业就9MW1111(重组人源化抗PD-1单克隆抗体注射液)和8MW0511两个项目终止合作。就当时合作终止情况,迈威生物在公告中表示,合作期内,市场竞争格局变化较大,抗PD-1单克隆抗体产品和长效G-CSF产品的市场价格均出现较大幅度的调整,同时公司考虑到以上两款产品均为肿瘤领域用药,未来或可与自身其他产品协同销售或开发联合疗法。

    在去年这一项目合作终止时,胡会国告诉时代财经,“长远来看,肿瘤药物是公司的重点发展领域,是需要加强建设的队伍,所以也是我们收回权益的主要原因。商业化体系和能力建设是迈威生物最为迫切及重要的事项之一,肿瘤领域的销售团队已经开始搭建,公司需要更多可运营的商业化产品。而在迈威生物的非重点领域,比如现有管线中的眼科、抗感染等领域,未来若有产品在国内进入商业化阶段,公司会寻找商业化的合作伙伴,不会自建商业化团队。”

    在资本市场方面,继A股上市以后,迈威生物正在冲刺港股。今年1月,迈威生物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香港主板挂牌上市。

    截至目前,迈威生物尚未实现盈利。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公司营收为2.00亿元,同比增长56.28%;归母净利润为亏损10.44亿,这一数字在2023年为10.53亿元。2025年一季度,公司营收为4478.85万元,同比下降33.70%;归母净利润为亏损2.92亿元,同比下降41.85%。

    此外,今年5月,迈威生物公告称,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刘大涛因涉嫌短线交易被中国证监会立案。

    此次BD交易落地在资本市场上似乎为迈威生物打了一个翻身仗,但面对多重挑战与机遇,BD能否长久支撑其向前,仍未可知。

    不过,在BD计划方面,上述《关于2024年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问询函的回复公告》显示,作为公司核心管线,靶向Nectin-4 ADC(9MW2821)的四大适应症优秀的临床数据表现已开启此条管线商务拓展的黄金时期。此外,商务拓展团队亦正在积极洽谈多款特色创新管线。

    CIC灼识咨询总监卢李康告诉时代财经,从行业来看,目前国内创新药行业已进入从“量变”到“质变”的关键阶段。创新药企业创新业务经过多年培育,产品逐步进入收获阶段,数十家创新药企业此前在2020年与2021年获批上市的新品,有望为业绩增长提供新的动力。从市场来看,随着监管体系接轨,产品License-out迅速发展,中国创新药也已初步受到国际认可。

    “但医药是一个长坡厚雪赛道,关键是解决未满足的临床需求,专注于研究适应症中的痛点和难点的企业依然会受到认可。”卢李康说。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时代财经APP”(ID:tf-app),作者:张羽岐,编辑:温斯婷 ,36氪经授权发布。

    相关推荐
    • 用“科技精度”提升“养老温度”
      陪伴型机器人亮相本届老博会。南方日报记者 梁钜聪 摄南方日报讯 (记者/汪祥波 通讯员/张文臻 张萌)8月22日,由广州市人民政府主办,广州市民政局、广州市协作办公室、广州博览会组委会具体负责的第九届中国(广州)国际养老健康产业博览会(下称“广州老博会”)在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开幕。本届广州老博
      时间:2025-08-23 08:09:00
    • “猪王”牧原股份发威,半年狂赚百亿
      文|​斑马消费 范建生猪价格一稳定,“猪王”立马就灿烂。昨日,牧原股份披露2025年度半年报,今年前6个月,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暴增1169.77%,狂赚105.3亿元,为正常年份历史同期最好业绩。在国内生猪养殖产能总体调控的大背景下,牧原股份已明确释放出向海外谋求新增长的信号。半年赚了105亿当生猪
      时间:2025-08-22 13:59:00
    • 公开造谣辱骂前同事 法院判决构成名誉权侵权,需赔礼道歉
      封面新闻记者 宋潇员工被解除劳动合同后,公开造谣辱骂前同事,会承担怎样的责任?8月22日,记者从成都高新法院获悉,日前,法院审理了一起名誉权纠纷,一公司员工被解除合同后,对公司法定代表人进行辱骂,并散发各种谣言和辱骂信息,法院认定构成名誉权侵权。图源高新法院在2024年四月份,小林(化名)与该公司签
      时间:2025-08-22 11:43:00
    • 突发:一车间发生爆炸事故已造成1人死亡,3人重伤,4人轻伤;莱茵生物官网已变黑白。
      据极目新闻报道:桂林莱茵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莱茵生物)发布公告称,8月21日,公司某干燥车间的一台干燥设备发生爆炸。截至目前,事故造成1人死亡,3人重伤,4人轻伤。事故发生后,公司立即启动应急处置预案,成立现场应急领导小组,配合政府相关部门开展应急处置、现场救援工作,全力救治伤员。目前,事
      时间:2025-08-22 07:25:00
    • 火爆的二手回收生意都“焉儿了”,2025年餐饮有多难?
      文|红餐网餐饮市场已经彻底进入存量竞争的市场,现在再开任何新餐厅,都是在供过于求的市场环境里继续增大供应量的次等生意。餐饮始终是刚需生意,也是现金金矿,但金矿不在增量市场里! 2025年第三季度已经过去一半了,现在回头来看餐饮市场,萦绕在餐饮人的脑袋里大概是这八个字——“没有最差,只有更差”。相比于
      时间:2025-08-19 14:46:00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87868862@qq.com Copyright © 桀骜百科 琼ICP备2023011085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