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章推荐
  • 家电百科
  • 实时讯息
  • 常识
  •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录取期间高校联系考生?这些情况要分清,警惕诈骗!
    时间:2025-07-19 10:24:00

    每年高校招生录取季,是诈骗分子伺机作案的“高发期”。在此期间,诈骗分子利用考生及家长对录取结果的急切心理,精心设计并布下各类诈骗陷阱,伺机实施违法犯罪活动。

    近期,部分考生反映有高校电话联系,询问是否愿意就读学校等。此类来电是真是假?考生对其真实性难以辨别。别担心,今天小编就来帮大家划重点,分清哪些是真哪些是假,甚至是诈骗。

    这些联系属于正常沟通,可放心

    录取期间,有些高校因录取需要联系考生,可能会征求考生就读意愿。具体来说,为提高考生的报到率,不浪费学校的招生计划部分,部分高校特别是民办高校,可能会在录取阶段通过电话联系考生,就录取相关事宜进行沟通,征求考生是否就读该校的意愿,并让考生予以确认。在此提醒考生,大家在确认是否就读意愿时一定要慎重,因为一旦放弃就读,只能参加同批次征集志愿或下一批次的录取。

    此外,考生也需掌握辨别来电真实性的方法,确认是否为自己填报的高校所拨打。比如:可登录志愿填报系统,查询所报院校专业组的调档线,判断自己是否达到该高校的调档要求(若未达线却接到“录取相关电话”,需提高警惕);可主动询问对方“我填报学校的第一专业志愿、第二专业志愿等分别是什么”,以此验证对方是否为学校招办工作人员。

    需要特别提醒各位考生的是,正规招生录取不会产生任何附加费用,凡是需要收取保证金、录取费、指标费的,一律不能相信,一旦涉及,均为诈骗。

    这些联系务必警惕,谨防诈骗

    当然,一些不法分子也常在录取期间以电话联系等方式实施诈骗,若遇到以下情况,务必提高警惕。

    第一种是“谈钱”。冒充高校招办工作人员,以“录取资格审核”“保证金”“学费预交”“赞助费”“报名费”等名义要求转账汇款的,均为诈骗。

    相关案例:2024年8月29日,金女士报警称被某大学招生办刘主任诈骗11万余元。经查,犯罪嫌疑人刘某天曾就职于江西某大学自考招生办,2018年离职后,他冒充招生办主任,分四次收取“报名”费用25500元,后又谎称升职,以提升学历更便捷高效为由,让金女士一次性缴纳学费90000元。2024年8月,金女士亲友发现查不到毕业证,刘某天则推诿后失联。10月6日,刘某天在河南被抓获。

    第二种是“夸海口”。以所谓的高校招办工作人员的身份,声称“花钱就可修改志愿”“花钱就能争取补录名额”“花钱就能保录取”的,均为诈骗。

    相关案例:2024年,市民黄某接到一名自称北京某大学招生办负责人的电话,对方以“内部名额”“花钱就能保录取”为诱饵,承诺可以确保其儿子顺利进入本科学习,甚至实现本硕博连读,但须立即支付58000元报名费。黄某去银行办理大额转账业务时,因一系列反常举动被网点工作人员察觉,后在民警和工作人员劝解下,放弃转账念头。

    第三种是“加微信、点链接”。冒充高校招生办工作人员,以“核对录取信息”“预交学费”“领取助学金”等名义,要求考生或家长添加指定微信好友,或点击附带的“官方链接”进行操作。这些微信往往是骗子的私人账号,链接则可能是钓鱼网站(用于窃取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等信息)。

    相关案例:浙江省瑞安市人民法院审结的一起诈骗案件中,被告人周某通过伪造微信聊天记录以及教育部招生审批表等文件,制造学生将被浙江大学录取的假象,骗取家长134万余元。在行骗过程中,为打消家长的疑虑,周某申请了一个新的微信账号,将昵称设为“浙大哥”,头像设为浙大校徽,自导自演,将自己与“浙大哥”的聊天记录截图发给家长。

    最后提醒各位考生,如果对接到的电话存疑,可以先行挂断,通过高校官网查到学校招生办公室官方电话回拨核实。

    来源: 阳光高考信息平台

    相关推荐
    • 最近突然爆火,深夜12点也能约!宠物主:除了贵,其他没毛病
      “真的非常方便,直接开到地库里,不用特地约时间跑去宠物店了!”“狗子在人家手里特别乖,老老实实剪指甲洗澡,在家我自己根本弄不了!”上海的宠物行业又创新了!移动洗宠车直接开到家楼下,宠物主只需要把毛孩子抱下楼即可。车上自带水箱与污水箱以及烘干,所有宠物店能实现的洗护美容项目,都能在这辆移动洗宠车上完成
      时间:2025-09-05 08:26:00
    • 原价买的番茄酱保质期只剩20多天 商家不认错消费者只能吃哑巴亏吗?
      在大型商超花费32.5元买了瓶480克的番茄酱,回家才发现保质期只剩下20多天。陕西西安消费者王先生很是窝火:“我找商家交涉对方不认错,找职能部门说没办法处理,消费者就只有吃哑巴亏吗?”  王先生用原价买到了“临期商品”,是否有法律规定约束商家?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进行了走访核实。  消费者反映—— 
      时间:2025-09-02 09:37:00
    • 11岁男孩因赶作业出现呼吸碱中毒!医生提醒!
      各地学生暑假迎来尾声,有许多孩子在社交平台上纷纷表示“不想开学”“不想补暑假作业”更有甚者因此进了医院近日,湖南省长沙市一医院儿科急诊收治多例青少年呼吸性碱中毒患者,11岁的亮亮和14岁的辰辰先后因此入院。据孩子家长回忆,亮亮是赶了一天的作业后因疲劳、情绪激动后出现呼吸急促、头晕头痛、四肢麻木症状,
      时间:2025-08-29 19:12:00
    • 开学在即,警惕孩子“开学焦虑”,这些变化家长请注意
      随着新学期的脚步日益临近,每到这个时期,孩子们的“开学焦虑”往往会悄然浮现。对此,医生特别提醒,若孩子出现相关异常表现,家长需及时关注。究竟哪些行为属于异常表现,又该如何调整呢?每到开学季,不少学生的心情如同“晴雨表”“五味瓶”“过山车”。面对新环境、新挑战带来的未知,或是暑假作业未完成的困扰,孩子
      时间:2025-08-27 21:16:00
    • 女子打骂餐厅工作人员,叫嚣“我认识大把警察”,警方通报
      今日(8月21日),广东惠州市公安局惠城分局发布一则警情通报:8月19日20时许,惠州110接群众报警称,在江北街道某餐厅内有一女子闹事。接报后,我局立即出警处置,并依法开展调查工作。经调阅相关视频、询问相关人员,查明方某(女,41岁)在该餐厅就餐时与餐厅员工和其他顾客发生纠纷,其间方某有辱骂、拍打
      时间:2025-08-22 12:38:00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87868862@qq.com Copyright © 桀骜百科 琼ICP备2023011085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