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经常有广告电话
时间:2025-01-08 12:39:34
经常接到广告电话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个人信息泄露:
在日常生活中的购物网站、社交媒体、APP注册等活动中填写的个人信息,或在参与问卷调查、抽奖活动时留下的联系方式,可能被不法分子或广告商获取并用于推销。
大数据分析与精准营销:
企业和广告公司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根据用户的消费行为、兴趣爱好等信息进行精准营销。即使没有直接提供联系方式,用户的网络浏览记录、购物记录等间接信息也可能被识别并推送相关广告。
非法数据倒卖:
电话号码可能会被不法分子或不良商家通过各种渠道获取并共享或转售,这些号码随后被用于大规模的广告推销活动。
手机APP权限滥用:
部分手机APP在获取用户授权后,可能会滥用这些权限,包括读取联系人、通话记录等敏感信息,并将这些信息用于广告推送或转售给第三方。
短信和电话广告:
随着AI智能机器人的应用开始商业化,一半接到的推广电话是人工智能机器人打的。此外,企业通过短信业务获取客户和维系客户,导致短信广告增多。
电话营销成本低:
电话推销的成本较低,且见效快,因此被广泛应用。尽管电话推销的转化率可能不高,但其低投入高回报的特性使得许多企业选择这种方式。
技术手段更新:
随着科技的发展,一些专门的软件和设备可以实现自动拨号和批量拨打,大大降低了骚扰电话的拨打成本。
综上所述,经常接到广告电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包括个人信息的泄露,也包括企业和广告公司的精准营销策略,以及技术手段的更新。为了减少广告电话的干扰,建议用户加强个人信息保护,谨慎授权APP权限,并安装防骚扰软件。
相关推荐
-
国家出手打击“开盒”乱象!已处罚3家网站平台近日,中央网信办专门印发通知,从阻断“开盒”信息传播、完善预警机制、加大惩治力度、优化保护措施、加强宣传引导等多个维度明确工作要求,督促各地网信部门、各网站平台进一步强化“开盒”问题整治工作。同时,召开专题部署会议,要求微博、腾讯、抖音、快手、百度、小红书、知乎、哔哩哔哩、豆瓣等多家重点网站平台,对时间:2025-05-27 12:13:00
-
老人执意取现60万去“投资”,太原警银联手截住!提醒:接到劝阻电话时,要尽快安排时间与民警见面太原一名老人欲将60余万元积蓄全部取出,购买回报率在30%以上的“私募基金”,幸亏银行工作人员警觉果断联系警方。5月8日,太原公安万柏林分局向社会发布信息,经过“警银联动”,老人的养老钱被成功拦截。1 欲网上购买“私募资金”老人银行取现被劝近日,60多岁的李女士走进太原市和平南路派出所辖区内的一家银时间:2025-05-09 08:48:00
-
中央网信办通报关于15款App和16款SDK个人信息收集使用问题中国网5月6日讯 据“网信中国”微信公众号消息,根据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的《关于开展2025年个人信息保护系列专项行动的公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行为认定方法》等时间:2025-05-06 22:13:00
-
记者调查医疗信息泄露问题:一条产妇信息售价50元近日,山东孕妇刘丽(化名)突然收到一条加“好友”申请:“××月子中心,为您提供专业产后服务。”她心头一紧——几天前,她刚在当地一家医院和妇幼保健院做完产检,并且此前从未在任何机构留下孕产信息。 “电话、住址、怀孕周数,各种隐私信息对方了如指掌。”刘丽立即拨打12345投诉。次日,医院客服联系她:“时间:2025-05-06 09:25:00
-
记者走基层·聚焦“五一”假期|一方接警席 联动护平安5月1日,翟明明正在接警。 河北日报记者 桑珊摄5月1日,记者来到石家庄市公安局,还未走进110接处警中心,便可听到此起彼伏的电话铃声。“您好,石家庄110为您服务,有什么事情请讲。”接警席上,接警员翟明明一把接起电话。“我在路口跟一辆电动车撞了。”电话里,报警人回答。“具体在什么位置?人有没有事?时间:2025-05-04 07: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