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章推荐
  • 家电百科
  • 实时讯息
  • 常识
  •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债市启明|近期货币政策的几个线索
    时间:2025-04-02 08:21:00

    来源:中信证券研究

    文|明明 周成华 余经纬 赵诣

    近期资金偏紧而债市波动较大,央行MLF恢复净投放而采取多重价位招标,OMO同时公布投标规模和中标规模,超额续作买断式逆回购但并未恢复国债买卖。结合本轮操作变革特点,预计在新公告模式下央行和市场沟通方式更加透明,预期管理渠道增加;特别国债供给计划落地或为央行恢复购债提供条件,但操作节奏或仍取决于央行对流动性和债市利率判断。

    ▍当下债市存在几个问题:

    春节后资金利率向上偏离逆回购利率幅度加大,其中7天利率在1月税期、2月税期以及3月跨月时段均有突破利率走廊上限,即使站在央行角度,资金利率持续向上大幅偏离政策利率也有悖维护货币政策传导效率的目标。伴随MLF政策利率属性淡化,在国债利率缺乏政策锚,而央行合意利率水准未知的情况下,市场对政策面的定价较为混乱,导致节后利率波动幅度明显加大。

    ▍MLF重启净投放,采取多重价位招标,回归常规货币工具属性。

    3月MLF操作存在三点特征:第一,提前一天公布招标公告,不再公布中标利率,结束其利率的政策属性;第二,净投放释放一定宽松政策信号,抚慰市场紧张情绪;第三,固定数量价格招标同时采取多重价位招标,对其市场化定价,或是实质性的降息操作。结合当前1Y同业存单1.9%左右的利率,3月投放MLF成本或已较为接近同期限同业负债利率,后续或继续发挥常规流动性工具作用。

    ▍逆回购公布投标和中标量,央行取向边际变化观测或有新依据。

    3月25日开始,央行每日OMO同时公布投标规模和中标规模。去年7月22日起OMO采取固定利率、数量招标模式,但改革后逆回购投放规模是否是完全市场化并不可知,很长时间内市场仍参考每日OMO来判断央行政策态度的边际变化。本次公告方式改革后,理论上投标规模能体现市场对流动性的需求,中标规模和投标需求的差值能体现央行的货币政策态度。

    ▍国债买卖仍未恢复,央行偏向基于买断式逆回购投放长期流动性。

    3月央行未恢复国债买入,同时投放8000亿元的买断式逆回购。当前存量货币工具久期缩短,投放1Y及以上期限的流动性仅能通过MLF、降准或国债买卖实现。或因如此,当前商业银行对1Y存单的发行诉求仍然较高。往后看,降准操作时点需谨慎考量,MLF虽然暂时恢复净投放,未来大幅净供给的可能性不高,补充长久期流动性或仍需国债买卖重启。

    ▍本轮政策变革,对于后续债市政策面分析有何启发?

    1)央行和市场沟通方式更加透明,预期管理渠道增加。今年来市场对央行表述宽松,操作偏紧认知的分化。当下伴随逆回购操作公布投标和中标量,也为央行后续加强预期管理提供潜在渠道。若资金面宽松,而投标大于中标,或意味着央行有意收紧流动性并明确向市场传达这一信息;反之若资金紧而投标小于中标,则明确体现了其宽松的信号。

    2)恢复国债买入的掣肘除去利率点位,或也在于央行对独立性的考量。央行暂停国债买入或在于避免加剧国债供不应求以及推动利率过快下行。除此之外,对比美日,基于购债释放基础货币或向财政让渡一定独立性。我国央行购债一方面投放长期流动性,一方面是对财政发债的配合,节奏和规模或更多从流动性和对债市影响的角度出发。伴随二季度政府债供给计划落地,央行恢复购债可能具备较好的条件,但更多偏向买断式逆回购操作的特点可能仍会延续。

    ▍风险因素:

    货币政策超预期,流动性波动超预期,公开市场业务操作超预期。

    本文节选自中信证券研究部已于当日发布的《晨会》报告,具体分析内容(包括相关风险提示等)请详见报告。若因对报告的摘编而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

    重要声明:

    本资料定位为“投资信息参考服务”,而非具体的“投资决策服务”,并不涉及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需特别关注的是(1)本资料的接收者应当仔细阅读所附的各项声明、信息披露事项及风险提示,关注相关的分析、预测能够成立的关键假设条件,关注投资评级和证券目标价格的预测时间周期,并准确理解投资评级的含义。(2)本资料所载的信息来源被认为是可靠的,但是中信证券不保证其准确性或完整,同时其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能会根据中信证券研究部后续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也可能会因为使用不同的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观点和分析方法而与中信证券其它业务部门、单位或附属机构在制作类似的其他材料时所给出的意见不同或者相反。(3)投资者在进行具体投资决策前,还须结合自身风险偏好、资金特点等具体情况并配合包括“选股”、“择时”分析在内的各种其它辅助分析手段形成自主决策。为避免对本资料所涉及的研究方法、投资评级、目标价格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在必要时应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4)上述列示的风险事项并未囊括不当使用本资料所涉及的全部风险。投资者不应单纯依靠所接收的相关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须充分了解各类投资风险,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相关推荐
    • 杭州城建2.9亿公司债拟付息 票面利率2.76%
      观点网讯:8月14日,杭州市城市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杭州城建”)发布公告,宣布2022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一期)2025年付息事宜。杭州城建此次债券简称为“22杭城建”,发行总额达2.90亿元人民币,债券期限为5年,并附有第3年末发行人调整票面利率选择权和债券持有人回售选
      时间:2025-08-15 00:01:00
    • 零跑、小米、问界都火了,下半年轮到谁?
      2025年上半年的中国汽车市场,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洗牌重组。一边是传统燃油车销量的持续下滑,合资品牌在多个价格带的份额被不断蚕食;另一边是比亚迪、零跑、小米、问界等国产新能源品牌从入门级到豪华级市场的攻城略地。有意思的是,当我们把2025年上半年的销量数据按价格带分析时,会发现各个区间呈现出不同的
      时间:2025-08-13 10:05:00
    • 沉香手串的香味刺鼻是不是假货?专业解析还原市场真相
      近年来,沉香手串以其独特的香韵和文化价值走入了大众视野。然而,部分消费者反馈在选购沉香手串时,发现其香味刺鼻,甚至怀疑买到了假货。到底“沉香手串的香味刺鼻是不是假货”?我们从数据与行业视角,为您盘点其中的真与疑。新手痛点:沉香手串香味刺鼻的“认知冲突”随着沉香热潮升温,新手玩家常常陷入一个认知困惑:
      时间:2025-08-11 10:13:00
    • 网络文学产业活力迸发
      2024年我国网络文学市场营收规模达495.5亿元,产业韧性与增长潜力持续凸显。其中,海外市场营收规模达48.15亿元,成为产业发展新亮点。在近日举行的第八届中国“网络文学+”大会上,《2024年度中国网络文学发展报告》正式发布。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网络文学市场营收规模达495.5亿元,同比增长
      时间:2025-07-27 06:54:00
    • 周大福:首财季零售值同比下降1.9%
      观点网讯:7月22日,周大福珠宝集团有限公司公布了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三个月未经审核的主要经营数据。数据显示,于报告期内,该集团整体零售值较去年同期下降1.9%,其中中国内地市场零售值下降3.3%,而中国香港、澳门及其他市场则实现了7.8%的增长。在零售值占比方面,中国内地市场占集团总零售值的
      时间:2025-07-23 00:01:00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87868862@qq.com Copyright © 桀骜百科 琼ICP备2023011085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