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章推荐
  • 家电百科
  • 实时讯息
  • 常识
  •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猝死前身体会发出预警,千万别忽视!
    时间:2025-04-26 10:27:00

    近年来

    “猝死”一词频繁进入公众视野

    猝死虽发病急骤、危害巨大

    但身体会出现预警

    这些信号千万别忽视!

    1

    我国每年猝死人数超76万 心源性猝死约占80%

    第五届中国急救大会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每年因心脏原因而猝死的人数已多达76万。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猝死指的是平时身体健康或貌似健康的患者,在出乎意料的短时间内,因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这里的短时间一般是指在急性发病后至一小时内,最长不超过6小时。

    根据病因不同,临床上将猝死分为心源性猝死和非心源性猝死,其中:

    心源性猝死又称心脏性猝死,指急性症状发作后1小时内发生的以意识丧失为特征、由引起的自然死亡。

    非心源性猝死,指患者因心脏以外原因的疾病导致的突然死亡,主要包括肺源性猝死和脑源性猝死。‍‍

    2

    猝死呈现年轻化趋势 年轻人猝死更凶险

    猝死的发生呈现出年轻化趋势,青年猝死者往往具有“无病史、无预警、进展快”三大特征,发病风险预警难度更大。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陆浩表示,从临床来看,猝死确实在向劳动强度高、心理压力大的青年群体蔓延。

    与老年人群相比,青年人群猝死更凶险。老年人往往伴有高血压、心脏病等慢病,而且经历了血管老化,有一个缺血预适应的过程。年轻人多没有这个过程,且无先兆不适,发病急骤,一旦发生心肌缺血,程度可能更重,死亡率高。

    不良的生活习惯、工作生活压力大是导致猝死“年轻化”的主要原因。

    饮食习惯:火锅、烧烤、垃圾食品成为不少年轻人的主食,高油、高脂、高盐食物摄入过多,再加上吸烟酗酒等习惯,都可能导致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生,进而增加猝死风险。

    睡眠习惯:睡眠与心血管健康密切相关,不少年轻人都有熬夜的习惯。研究显示,长期睡眠不足会使冠心病、脑卒中和猝死的风险增加。

    运动习惯:很多年轻人很少出门运动,肥胖随之而来,这也是诱发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长时间的静坐,还可能增加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若血栓脱落引起肺栓塞,也会导致猝死。除此之外,强负荷的运动也可能导致年轻人猝死,大多数运动性猝死与心血管疾病相关,如肥厚型心肌病、致心律失常型右心室心肌病等。

    工作生活压力大:如今年轻人因工作生活压力大,精神长期紧张,交感神经长时间处于兴奋的状态,在心理情绪变化较大时,就可能出现冠脉应激反应,发生冠脉痉挛或者血管性水肿压迫冠状动脉,引起急性冠脉事件,导致猝死的发生。

    猝死虽起病急骤、危害巨大,但并非不可防控。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研究指出,81.3%的猝死者在事发前1周出现过预警症状。

    3

    猝死前,身体会发出这些预警 千万不要忽视!

    一旦身体出现这些症状,它们可能都是猝死的预警,千万不可忽视,应及时进行救治!

    1. 近期频繁出现的胸闷

    如近期反复出现活动后胸闷,休息一段时间后可缓解,这可能是冠心病的典型症状。此时冠状动脉内的粥样硬化斑块还不稳定,随时可能破裂,进而形成堵塞,引起急性心肌梗死,诱发猝死。

    2. 频繁心慌

    心慌通常是心率加快的主观感受,不规律出现心率加快最常见的原因是快速性心律失常。多数心律失常不会引发猝死,但如果频繁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则有可能会发展成室颤,若不能及时抢救,数分钟之内就可导致死亡。

    3. 持续的心动过缓

    持续并伴有症状的心动过缓也可能是导致猝死的原因。如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都有潜在的猝死风险。

    4. 不明原因的晕厥

    晕厥是因各种原因导致一过性脑供血不足引起的意识障碍,是猝死的重要前兆。常见的心源性晕厥包括窦房结疾病、房室传导阻滞、迷走神经张力过高等。因此,出现不明原因晕厥后应提高警惕,并尽快查明原因。

    5. 无缘无故感到疲乏

    排除激烈运动、缺少睡眠或者生病等因素,若出现不明原因的长时间疲惫、乏力,并伴有胸闷、水肿等,应警惕心肌病或心肌炎的可能。病毒性心肌炎多见于年轻人,通常在感冒1-2周后,出现疲乏、胸闷、乏力等症状,急性重症心肌炎易引起急性心衰或严重心率失常,甚至发生猝死。

    6. 不明原因的胸痛

    冠心病、主动脉夹层、急性肺栓塞等都可能会引起胸痛,均有诱发猝死的风险,如果不明原因的出现胸痛症状,需要及时去医院就诊,明确胸痛原因。

    7. 眼前发黑或肢体麻木

    脑卒中也是引起猝死的重要原因,尤其是高血压、冠心病或心房颤动患者。有些脑卒中早期只有轻微症状,患者并不在意,一旦迅速进展,可能引发猝死,因此一旦有眼前发黑、肢体麻木等脑卒中的表现,就应立刻到医院就诊。

    8. 大汗淋漓

    部分疾病发作前,如心肌梗死、低血糖等,身体某些部位如颈、后背、头皮、手心或脚掌等都会大量出汗,此时应提高警惕,当心猝死发生。

    4

    一旦有人发生猝死 身边人要做到四个“尽早”

    猝死的黄金救援时间一般是在猝死发生后4-6分钟,若在6分钟内不能得到及时抢救,脑细胞就会出现不可逆转的损害。

    一旦有人发生猝死,身边人要做到四个“尽早”:

    尽早呼救,拨打急救电话,检查患者意识、心跳和呼吸;

    尽早心肺复苏,若患者没有意识、心跳及呼吸,及时进行心肺复苏;

    ‍‍尽早除颤,大多数公共场所已配备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要在心肺复苏的同时寻求他人帮助,尽早取到AED进行电除颤;

    尽早进行高级生命支持,待专业医护人员赶到现场,对心肺复苏成功的患者进行进一步治疗。

    猝死很难提前预料,且进展急骤,死亡率高。所以,应以预防为主,包括:保持生活作息规律,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注意合理饮食,积极戒烟戒酒;保持乐观心态,防止暴怒及过重的心理压力;定期随访体检等。

    综合科普中国、生命时报等

    (来源:央视新闻)

    相关推荐
    • 张佳萱不幸离世,年仅11岁
      8月22日,知情人分享了抗癌女孩张佳萱离世的消息。张佳萱年仅11岁多,因骨肉瘤去世。据悉,张佳萱的父母早已离婚。今年1月,张佳萱腿部疼痛,3月确诊为骨肉瘤。因家庭贫困,大姨向爱心人士求助。好心人为张佳萱筹集了医行费,但因病情发展迅速,最终还是未能挽回她的生命。小佳萱抗癌治疗期间,在爱心人士的帮助下,
      时间:2025-08-23 20:43:00
    • 一饿就心慌手抖?小心5种疾病找上门
      出现饥饿感,通常情况下,及时补充能量就能恢复活力。但有些人在感到饥饿的同时,还会出现心慌、手抖等症状,这可能是一些疾病发出的信号。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一起了解↓可能与5种疾病有关对健康人群来说,饿一会儿达不到心慌、手抖的程度,如果一饿就感觉心慌、手抖,可能预示着身体出现了问题。1. 低血糖发生低血糖
      时间:2025-08-14 14:41:00
    • 痒到坐立不安?超50%湿疹患者当众“失控”,医生:越抓越糟!
      你是否曾在公共场所突然感到一阵钻心痒,却因尴尬不敢抓挠?最新数据显示,50%的湿疹患者每周至少3次在公共场合因瘙痒难忍“被迫”抓挠,而这些动作常被误解为“不讲卫生”。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赵琰指出,腹股沟、外阴等隐私部位湿疹发病率高达32%,因皮肤薄嫩、不透气,成为瘙痒“重灾区”。湿疹的痒
      时间:2025-08-08 13:41:00
    • 生存期超31个月!癌症疫苗突破,生存期翻倍,控制率达88%
      【来源:健康界_肿瘤】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过继细胞疗法(ACT)和癌症疫苗等免疫疗法已成为利用患者免疫系统来对抗恶性肿瘤的有前途的方法。其中,癌症疫苗能激活新的T细胞应答,可能靶向更广泛的肿瘤抗原,并诱导更持久的免疫记忆,已显示出治疗前景。关于癌症疫苗癌症疫苗通过递送靶抗原(通常联合
      时间:2025-07-28 14:38:00
    • 广西贺州一矿山发生塌方,3人遇难,此前已有2人获救
      7月24日,记者从广西相关部门了解到,贺州市八步区南乡镇张公岭矿区内发生坍塌,5人被困。经当地救援,2人此前已获救。另外3人刚刚也被救出,但已无生命体征。来源:央视新闻
      时间:2025-07-24 16:55:00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87868862@qq.com Copyright © 桀骜百科 琼ICP备2023011085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