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台政策措施、形成高质量制度创新成果!青岛自贸片区:市场主体快速增长
青岛自贸片区:市场主体快速增长
出台政策措施、形成高质量制度创新成果,一季度新增企业1310户,同比增长45.23%
4月10日,总投资15亿元的电力设备检测中心项目签约落地青岛自贸片区,拟布局国家智能输配电装备、新能源电器装备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打造国内领先的电力设备检测研发基地。
这是青岛自贸片区经营主体迅猛增长的最新案例。2024年,片区新增企业5219户,增幅高于全市约19个百分点。今年一季度,片区新增企业1310户,同比增长45.23%,居全市第一;新增纳税主体970户,企业整体保持活跃向好态势。更可喜的是,这些新增企业里高新技术、科技研发类占比较大,与自贸区战略定位高度契合,将为片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是引领经济发展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企业发展越好,经济发展的质量越高、活力更大、前景更广。今年以来,青岛自贸片区持续出台政策措施,推动形成高质量制度创新成果,为经营主体快速落户、安心建设、稳定生产提供全方位保障,吸引更多企业踏上这片创新创业的热土。
经营主体快速增长
结构呈现“三高”特点
2月18日,希腊Phoenix Register of Shipping(菲尼克斯船级社,简称“PHRS”)领取其青岛公司营业执照,正式落户青岛自贸片区。作为入级总吨规模位列全球前十的船级社,PHRS落户填补了青岛作为国内主要港口城市在重要船级社总部上的空白。
3月18日,迪拉姆特种设备科技(青岛)有限公司完成注册,落户青岛中德生态园。该公司由瑞士公司独资设立,主要从事工程特种装备的科技服务、技术咨询及进出口服务等业务。
1个月内落户两家外资企业,这是青岛自贸片区经营主体快速增长的一个缩影。青岛自贸片区审批管理部副部长周蕾介绍,片区重点在准入、数字赋能等方面做了突破,包括落地“特色经营项目自主标识”“绿色低碳准营新机制”“登记注册知识图谱”等,有效提升了准入效率。此外,“一企一照一码数字身份服务体系”也为经营主体提供了全面的数字化服务。
快,在迪拉姆特种设备科技(青岛)有限公司身上体现得很显著。该项目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后,园区招商团队快速对接服务,使其短短50天便确认投资意向并完成注册,24小时内即拿到了公司营业执照及印章。
“这里的团队服务非常高效专业。”迪拉姆特种设备科技(青岛)有限公司总经理安德烈亚斯表示。“相信我们将亚洲区总部落户在这里将会是非常明智的选择。”PHRS联合创始人达莫波洛斯·扬尼斯表示,未来拟以青岛为原点辐射周边区域,陆续布局全国业务板块,预计3年内可新增入级船舶300艘。
“从一季度新增企业来看,片区经营主体结构呈现‘三高’特点。”周蕾介绍。首先是产业聚集度高,片区五大主导产业占比近九成;其次是科技含量高,基因科技、集成电路等未来产业快速崛起;三是开放程度高,外资企业覆盖9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德语区企业已有65家,还新增了丹麦企业,形成了“高端制造+科技服务”的国际化布局。
“真金白银”助企发展
政策叠加频添利好
项目快速落地,经营主体快速增加,是青岛自贸片区不断强化政策支持,在提升服务、优化环境方面给予多要素保障等一系列措施后,多方铺垫带来的结果呈现。
2024年,青岛自贸片区先后出台《支持航运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办法》《优化营商环境若干措施》等一系列政策,深度整合仓储物流、先进制造等产业链优势资源,双重赋能下,2024年片区驱动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6.6%,外贸进出口约占全市20%。今年,片区政策出台更加密集,为企业经营叠加更多利好。
新年伊始,《青岛自贸片区关于实现2025年经济“开门红”的若干措施》印发。工业产值符合条件最高奖励50万元、符合条件的交通运输业企业最高奖励10万元等措施,为企业送上新春政策“大礼包”,激发了企业发展活力。
2月,片区聚焦培育和集聚贸易总部企业、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和大宗商品贸易高质量发展,集中出台多个政策“大礼包”,“真金白银”助力企业发展。
比如,推动贸易总部高质量发展方面,财政资金支持类政策对首次认定为区贸易总部企业的,在政策实施期内累计给予不超过2000万元的落户奖;对实现提能升级的给予最高不超过600万元的提能升级奖。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方面,促进商贸业龙头企业交易规模做大做强,实施中小企业倍增计划,对年度内、外贸排名前五的企业给予特殊贡献企业激励,单个企业最高给予3000万元的奖励。片区还设立不低于1亿元的大宗商品贸易风险补偿资金池,为片区大宗商品贸易企业银行贷款提供风险缓释,进一步缓解民营贸易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金骏云达供应链(青岛)有限公司通过青岛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将一批航空专用产品以跨境电商9710方式申报出口,全国首单航空专用产品跨境电商出口业务落地;全省率先推出代理服务管理制度,首创“备案管理+信用约束+联合惩戒”三维监管体系,构建全链条规范化市场准入新生态……惠企政策之外,青岛自贸片区同步加大制度创新力度,打通更多环节流程,为企业发展经营带来更多便利。
打造优质营商环境
企业经营“快马加鞭”
1月7日,2025城市创新发展与国际合作大会在深圳召开,青岛自贸片区获评“2024中国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标杆园区”称号,这是片区连续4年获评该称号。在高质量营商环境赋能下,2024年片区新形成32项高质量制度创新成果,带动5万余家各类市场主体集聚发展,182家世界500强企业投资兴业。
营商环境是产业发展的“先手棋”。通过制度创新和政策支持,青岛自贸片区正将改革创新试验田的功能充分释放,打造更高版本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2024年8月,青岛自贸片区成立营商环境工作业务团队,成为片区最年轻的新部门之一。今年,该部门将重点围绕片区企业对政策、诉求、市场的“三个刚需”,打造让企业更有获得感的营商环境。按计划,今年片区将高效配置服务资源,深化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落地,优化管理服务流程再造,实施投资管理服务、工程建设审批、财税金融领域改革,探索数智园区建设、土地要素保障新模式,打造高端人才集聚地、绿色自贸试验区样板。
2024年11月完成竣工验收备案,当天顺利拿到不动产权登记证;今年2月18日,继完成竣工验收备案3个月后正式投产——作为日本独资制造业实体项目,日本荏原环境工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实现“拿地即开工”“竣工即投产”“完工即使用”。
在青岛自贸片区,越来越多的企业像日本荏原环境工程项目和迪拉姆特种设备科技(青岛)有限公司一样,在落地、开工、投产各个环节上“快马加鞭”。这种优质的服务保障,在为企业省下大量前期成本的同时,也产生了明显的辐射带动效应,让更多企业慕名而来。
“今年,我们将紧紧围绕企业发展需求,持续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利用好营商环境联动服务站、涉外商事调解中心、涉外检查服务中心等平台的功能,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让企业感受到更多的意外之喜。”青岛西海岸新区工委副书记、青岛自贸片区管委主任高善武表示。(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凯)
相关推荐
-
青岛故事特别策划|循着十二时辰的轨迹,致敬“最美劳动者”当城市还在沉睡,有人已踏上征程当夜幕笼罩大地,有人仍坚守岗位昼夜交替,时光流转的每个瞬间岛城不同行业的劳动者用汗水与坚守勾勒出城市最温暖的底色他们书写着自己的“青岛故事”↓↓↓【子时】23:00-次日1:00青岛海警>>>深夜守护者探照灯劈开大风大浪,快艇撞破层层渔网。五公里海域来回搜救,深夜,你裹时间:2025-05-01 17:38:00
-
增速全国第二 开放之路越走越宽阔 ——透视一季度甘肃外贸进出口强势增长兰州新区铁路口岸班列常态化运营。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丁凯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增长的数据充分印证着甘肃经济运行稳中向好、稳中向优的良好态势。一季度,甘肃省进出口总值194.7亿元,同比增长49.4%。其中,进口总值153.3亿元,增长50.7%;出口总值41.4亿元,增长45.0%。进口、出口双向发力时间:2025-04-30 17:06:00
-
为人才筑巢引路 北京昌平“一揽子”政策托举青年发展原标题:为人才筑巢引路 北京昌平“一揽子”政策托举青年发展人民网北京4月30日电(记者 董兆瑞)创业补贴、免费空间、驿站租金减免……前不久,作为北京青年人才创新创业生态示范区试点单位之一,昌平区制定出台了“一揽子”政策举措,为来昌平谋职创业的青年人才提供实实在在的便利与帮扶。为进一步优化青年人才发展时间:2025-04-30 16:22:00
-
青岛:促进青岛港口向枢纽港、贸易港、金融港转型 推动建设国际航运中心【青岛:促进青岛港口向枢纽港、贸易港、金融港转型 推动建设国际航运中心】财联社4月30日电,《青岛市海洋经济促进条例(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提到,市、区(市)人民政府应当推动海洋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无人化、绿色化发展,提升海洋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设计制造、系统集成和总承包能力,时间:2025-04-30 13:25:00
-
中钢协:一季度钢铁行业经济效益有所改善经济参考报记者 梁倩4月29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召开一季度新闻发布会,据中钢协初步统计,一季度,重点统计会员钢铁企业累计营业收入为14360亿元,同比下降6.61%;营业成本为13505亿元,同比下降7.73%;利润总额215.83亿元,同比增长1.08倍;平均利润率为1.50%,同比上升0.82个时间:2025-04-30 11: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