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章推荐
  • 家电百科
  • 实时讯息
  • 常识
  •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生态优先 滇池湿地绘就绿美画卷
    时间:2025-03-21 11:37:00

    如今的星海半岛湿地生机勃勃、绿意盎然。王正鹏摄

    回访

    2020年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专程前往滇池星海半岛湿地,在察看滇池保护治理情况时指出,滇池是镶嵌在昆明的一颗宝石,要拿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劲头,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加强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再接再厉,把滇池治理工作做得更好。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3月的星海半岛湿地绿意盎然,水杉林挺拔而立,芦苇与鼠尾草随风摇曳,小鱼小虾在石缝、水草间自在穿梭,栈道蜿蜒,鸟鸣不绝,一湖碧水中映出斑斓的色彩……

    多年来,昆明市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滇池保护治理的谆谆教诲,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扎实推进以滇池保护治理为重点的生态环境保护。

    推进保护治理 彰显生态靓色

    这些年来,星海半岛湿地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星海半岛湿地占地1086.1亩,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建设面积416.5亩,于2017年6月建成,二期面积669.6亩,于2022年9月建成。也就是说,与习近平总书记来考察时相比,星海半岛湿地面积增加了1.5倍多。”昆明市滇池管理局局长袁亭聚介绍。

    星海半岛湿地建设及管护始终遵循“人工干预最小化、生态效益最大化”原则,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工作思路,按照“大生态、大湿地、大景区”总体部署,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打造为人工修复型湿地,按照适合滇池周边环境条件的生态群落配置,恢复与重建高原湖泊湿地与湖滨生态系统,形成水生—湿生—陆生复合生态带,恢复和保护滇池湖滨生物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

    湿地内,一处绿地缓缓淌出涓涓清流。袁亭聚介绍,这里是星海半岛湿地的进水口,也是湿地主要补给水源,都是昆明市第七、第八水质净化厂尾水。达到地表Ⅲ类水标准的尾水进入湿地后,依托湿地内配套的闸门、布水堰、管道等布水系统,减缓水体流速,发挥为鱼类及其他水体生物提供生存空间等作用。同时,水体停留约5至7天后进入滇池,进一步削减了污染负荷,净化片区水体水质。

    5年前,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星海半岛湿地时,现场曾摆放了一个模拟滇池生态的生态缸,其中展示了海菜花、滇池金线鲃、螺蛳3种最具代表性的滇池特有水生生物。滇池金线鲃是滇池特有物种,也是滇池指示物种。上世纪80年代,由于围湖建设等人类活动影响,滇池金线鲃在滇池湖体几近绝迹,被列入极度濒危物种。“2009年起,昆明开始开展滇池金线鲃增殖放流,至今累计增殖放流苗种200余万尾。令人欣喜的是,目前,滇池金线鲃在滇池上游支流盘龙江形成400个至500个稳定种群。”说到滇池流域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成果,袁亭聚十分欣慰。

    “可以说,星海半岛湿地是昆明市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修复滇池湖滨生态湿地的缩影。”袁亭聚表示,“把滇池治理工作做得更好”不仅是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也是昆明全市上下的共同目标。未来,昆明将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撸起袖子加油干,共同描绘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中国新画卷。

    守好绿水青山 奔向业兴民富

    3月20日早上7点,天刚蒙蒙亮,李东升就来到河道边开始巡查,并清理漂浮在河道里的杂草。如今62岁的他,已经在保护滇池的岗位上工作了20多年。此前,李东升曾在星海半岛湿地当过4年管理员。他说:“习近平总书记的叮嘱言犹在耳,我们都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着滇池。”在李东升的带动下,他的家人也参与到滇池保护工作中。他相信,只要越来越多的人参与保护生态环境,天就会更蓝、水就会更清。

    官渡区六甲街道星海社区党委书记李良说,星海半岛湿地现在处处洋溢着生机与活力,成为众多游客必到的网红打卡点。社区居民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深知生态文明建设对于社区发展的重要性。

    在具体工作中,星海社区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为平台,积极组织群众开展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线的实践活动,通过定期举办生态文明知识讲座,邀请专家学者为居民讲解环保知识,让“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同时,组织志愿者开展滇池生态保护活动,清理滇池沿岸的垃圾,向市民和游客宣传环保理念,用实际行动守护滇池的生态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星海半岛湿地时的嘱托,始终指引着我们以更严举措压实滇池保护治理责任,在生态优先的前提下,做好滇池沿岸农文旅融合发展工作。”六甲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副主任徐跃刚介绍,长期以来,六甲街道通过建立“党群联动、共治共享”机制,开展禁渔劝导、巡河护河志愿服务,并通过构建多维度治理体系,强化河长制常态化巡查机制,积极推进“清河清四乱”专项治理。在此基础上,六甲街道高标准抓好滇池沿岸美丽乡村建设,以福保社区为示范引领,充分挖掘滇池沿岸渔村文化资源,连续举办“福保半岛·大地丰收艺术节”“福保半岛新春民俗节”等活动,形成乡村旅游“新爆点”,让湖光山色与美丽乡愁相得益彰、交相辉映。

    站在新的起点,六甲街道将以久久为功的定力续写绿色发展篇章,坚持生态优先,以农文旅融合发展为契机,立足实际,走出一条“乡村美、产业旺、村民富”的生态化、可持续发展道路。(昆明日报 记者孙潇 邓磊)

    相关推荐
    • 张维为《这就是中国》第297期:改变中国命运的生态革命
      刚刚过去的8月15日,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提出20周年。过去这20年来,“两山”理论带来了生态文明、生态环境、产业变革等许多新的图景。而生态文明建设也成为了中国可以跟全世界分享的中国智慧。 在东方卫视8月18日播出的《这就是中国》节目里,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教授和“两山”理论发源地
      时间:2025-08-24 08:16:00
    • 深圳古树助养行动启动!首批30余家企业及家庭参与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罗凯燕 通讯员 代雨菲8月15日,“45+碳路者”深圳古树助养行动启动仪式在深圳平安金融中心举行。项目首创“1企1树”公益碳汇机制,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之际,联合45家本土爱心企业、家庭及个人助养古树,所筹善款将用于深圳各辖区内古树生长环境改善及活化利用,特殊树木抢救
      时间:2025-08-16 18:33:00
    • 辉煌60载·魅力新西藏|高原绿 幸福路
      2025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今年6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给西藏林芝市巴宜区林芝镇嘎拉村全体村民回信。一封穿越青藏高原的回信,字里行间饱含着总书记对西藏生态建设的殷切嘱托。从一棵百年桃树的生态守护,到全区47个自然保护区的系统建设。西藏各族人民用60年的接续奋斗,在雪域高原谱写了生态文明建设的
      时间:2025-08-10 17:21:00
    • 监利市政府与省环科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共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高质量路径
      7月26日,监利市政府与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正式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围绕生态环境保护、绿色低碳发展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高质量路径。签约仪式前,双方举行座谈会,集中观看宣传片,并就各自优势与需求进行交流。省环科院负责人表示,研究院将以监利实际需求为导向,在洪湖流域综合
      时间:2025-07-28 09:23:00
    • 守护“绿色活化石” 西区开展汛期乡村古树巡查
      【来源:攀枝花市人民政府_本地要闻】工作人员巡查乡村古树。连日来,西区林业局组织开展汛期乡村古树巡查,进一步加强在汛期高温、高湿、多雨环境下对乡村古树的管护。据专家介绍,古树名木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历史的见证者,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和文化的积淀。作为活着的“古董”,它们以奇特的姿态、苍劲有力
      时间:2025-07-26 12:28:00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87868862@qq.com Copyright © 桀骜百科 琼ICP备2023011085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