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章推荐
  • 家电百科
  • 实时讯息
  • 常识
  •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老习俗新风尚,燕赵端午“潮”味足
    时间:2025-06-04 16:00:00

    5月31日,游客在河北博物院非遗会客厅体验布老虎制作技艺。河北省群艺馆供图


    各色艾草门挂营造出浓厚节日氛围,时尚粽子礼盒让端午充满仪式感,多彩文博活动涌动浓浓国潮……这个端午假期,燕赵大地传统和潮流碰撞出新玩法、新潮味、新体验,引领假日新风尚。

    “粽”享艾香情

    端午习俗焕新彩

    五月五,过端午。点艾叶,挂菖蒲,香草荷包五彩绳。祖辈传下的风俗,在这个端午节热闹地流行起来。“小时候过端午,母亲都会买把艾草挂在家里,寓意驱邪纳福。”保定“00后”女孩李圆说,现在的艾草门挂既保留了传统寓意,还精致好看。

    感觉到艾草门挂别致起来的可不光是李圆,端午假期,记者打开各大电商平台浏览线上花店,“岁岁安康”“‘艾’上端午”“端午祈福”等各色各样新式艾草门挂突然“火”了。与市场上几元一把的艾草不同,这些新的艾草门挂往往搭配一些小花,价格从几元到五六十元甚至上百元不等,受到不同层次需求者的欢迎。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鬓。”为了体现节日的仪式感,不少年轻人身上佩戴香包、香囊、挂饰等。端午假期,正定传统绳编技艺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李翠霞有些忙,这两天她制作了很多彩粽。

    “绳编是一种古老的编织艺术,用五彩绳线,在传统节日编出形式多样、具有浓郁自然气息及吉祥寓意的物品,特别有意义。”李翠霞介绍,端午节有扎五彩绳、扎彩粽、送彩粽的习俗,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今年她制作的彩粽等产品,很受年轻人喜爱,这让她觉得很有成就感。

    端午,粽子是当仁不让的主角。曾经逢节必有的“咸甜之争”,在年轻人对仪式感的追求中更显包容。对端午传统习俗产生文化共鸣的同时,年轻人个性化的品质追求,给假日带来推陈出新的消费活力。

    记者走访部分售卖粽子的店铺发现,他们积极创新,开发年轻消费者喜爱的“爆料粽”系列,比如树莓酸奶粽、无花果酸奶粽等,还有店铺推出低糖的紫薯粽、五色糙米粽等,设计精巧的端午礼盒,也让传统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总之,各色各样的粽子,“粽”有一款能满足年轻消费者的喜爱。

    “创新口味层出不穷,这为爱好尝鲜的年轻人提供了更多选择,也让传统美食和年轻消费者产生更多连接。”多位售卖粽子的店铺负责人介绍,年轻受众对消费品有了更多情绪价值、文化共鸣的新需求,这是当下消费市场增量和升级的重要突破口。

    鼓韵武风盛

    非遗乐趣别样浓

    非遗武术专场展演、非遗项目展示、亲子研学体验……5月31日,“我们的节日·端午节”非遗展演展示活动在河北博物院举办,精彩纷呈的活动,让广大观众沉浸在特色鲜明的河北传统文化中。

    招式舒展、手法连贯的拳法,威风八面、灵活多变的刀法……河北是武术大省,目前列入省级非遗名录的传统武术项目有近百项。当天的活动中,梅花拳表演者们轮番亮拳,刀、枪、剑、棍等十八般兵刃上阵,单打、对打,闪展腾挪,一招一式,尽显雄风,引得观众喝彩连连。

    “梅花拳亦称梅花桩,因其拳分五势,正合梅花五瓣之形而得名,是我国武术优秀拳种之一。”据《梅花拳大刀》表演者、邢台市威县梅花拳研究协会副会长张汝贞介绍,端午离不开康养话题,武术表演既能强身健体、涵养精气神,又能让群众参与到节日活动中,丰富和活跃了人民群众的节日文化生活。希望今后像这样的演出更多些,让大众了解和热爱梅花拳,才能更好地将其传承发展下去。

    除了欣赏武术的刚劲之美外,梨花大鼓、乐亭大鼓、京东大鼓、冀东段派评书等节目,让爱听鼓书的中老年人过足了瘾。在戏曲脸谱绘制技艺、彩粽制作技艺、布老虎制作技艺等丰富多彩的非遗体验活动中,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手把手展示技艺,让孩子们开阔了视野、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本次活动将端午节与非遗紧密结合,以人们乐于参与的方式展示传播非遗,拉近传统文化与大众之间的距离,让非遗走进生活,让传承更有活力。”河北省群众艺术馆(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工作人员介绍,接下来,他们还会在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举办非遗活态技艺展演展示和研学体验互动活动,为大众提供丰富的文化体验。

    编彩绳、看戏曲、观非遗展……端午假期,燕赵大地这样的非遗展演展示活动还有很多。为进一步加强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展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传统节庆文化,很多地区还结合非遗展演展示,开设端午知识讲座,专家学者讲解端午节起源与传说、端午节习俗等,吸引众多观众参与。有些地方,还策划了健身示范教学、中医问诊、推拿体验等丰富多彩的内容,让观众了解更多健康知识。

    精彩文博游

    博物馆里长知识

    “快来了解端午习俗,学习跟端午有关的诗词吧,我们还设置了手工制作龙舟活动。”秦皇岛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端午假期遇上了“六一”国际儿童节,为让青少年触摸端午文化温度,该馆推出“浓情端午——龙舟手工制作”社教活动,带领青少年走进民俗课堂,聆听端午起源及端午传统习俗,还以竹篾、彩纸为材料,让孩子们亲手制作龙舟模型。

    此外,秦皇岛博物馆以“童趣秦博 智趣六一”为主题,策划了“文物总动员——秦博寻宝”“秦博春韵 青花拾趣——青花瓷手工拼贴”等社教活动,以趣味互动与深度体验方式,带领孩子们穿梭于历史长廊,解锁文物背后的神秘故事,让传统文化以生动鲜活的姿态走进少年儿童的世界。

    端午假期,全省各级博物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交流场所成为热门打卡地,面对火爆人气,各地文博场馆都推出了特色活动和产品,将文化资源转变为人们乐意看、看得懂、记得住的知识,为节日生活增添文化味儿。

    河北博物院推出“惊奇世界”展,分“大鱼传说”“生存智慧”“生态保护”三部分内容,通过设置36个科普小问答,全面讲述了鲸豚演化历程及其与人类的关系;磁县北朝考古博物馆策划“北朝陶艺彩绘·指尖上的艺术”社教活动,通过亲子合作方式,在素坯上绘制龙舟竞渡、粽叶飘香、童趣卡通等端午或儿童节主题图案,让想象力在陶艺中绽放;易县博物馆策划“‘帽’美如画知假期 巧绘草帽绽童心”社教活动,孩子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用五彩斑斓的颜料在草帽上绘制心中美好世界……

    “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到博物馆参观,一方面是大家对博物馆文化需求的增长,另一方面跟博物馆各项工作和服务质量的不断提升有关。”河北省文物局相关处室负责人介绍,接下来,河北各级博物馆将延续端午假期热度,不断提升展览水平,继续推出一大批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有新意、聚人气的展览,进一步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河北日报记者 史晓多)

    相关推荐
    • 百姓看联播丨加强风险管理,“畅游河北安心险”上线
      河北文旅又放大招啦!前几天,在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与河北金融监管局指导下,人保财险河北省分公司联合多家保险公司创新推出“畅游河北安心险”。有了它,“周末到河北”又增添了几分安心。“畅游河北安心险”是专门面向旅游景区等旅游企业的公众责任保险产品,对旅游企业在依法经营过程中因过失或意外导致的游客及第三方人
      时间:2025-07-20 20:17:00
    • 活力中国调研行 | 千年瓷都景德镇,依然是个“年轻人”
      江西景德镇,设镇迄今1700多年,有官窑史1000多年、御窑史600多年。然而,当你置身其中,就会发现,这个城市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年轻。7月12日至13日,记者随“活力中国调研行”活动来到这里,第一印象就是充满活力。陶溪川、三宝村、御窑厂遗址公园、雕塑瓷厂等网红景区,挤满了年轻人,不只是游客,还有大
      时间:2025-07-16 14:44:00
    • 记者走基层|5G智慧舱,长出珍稀食用菌
      6月27日,河北汇珍食用菌有限公司技术人员正在南马庄村智慧舱查看绣球菌的长势。 河北日报记者 闫德见摄6月27日9时许,新河县西流乡南马庄村一块闲置集体建设用地上,10个长方形的5G智慧舱有序排列,几位工人正忙着给智慧舱接通水电。“经过改造,这块空闲集体建设用地派上了用场,利用智慧舱种植珍稀食用菌。
      时间:2025-07-06 08:00:00
    • 世界泳联世锦赛名单公布!全红婵因伤缺席,12岁“小孩姐”将出战
      2025年世界泳联世锦赛将于2025年7月11日至8月4日在新加坡举行。据了解,奥运冠军全红婵此前因伤缺席全国跳水冠军赛,目前仍在康复治疗中。中国游泳史上最年轻的世锦赛达标选手,河北12岁选手于子迪将参赛。全红婵缺席仍在康复治疗中据广州日报此前消息,全红婵回省进行康复治疗,将继续养伤,同时积极恢复,
      时间:2025-07-05 10:07:00
    • 山西省推出六大主题研学游线路
        为打造“康养山西 夏养山西”品牌,省文旅厅近日发布文明考古、晋商智慧、民族融合、古建奇迹、红色太行、黄河文化等主题研学旅游线路,邀请家长带着小朋友一起感受华夏古老文明。   文明考古  线路一:运城博物院—解州关帝庙—芮城永乐宫—广仁王庙—青龙寺—稷益庙—侯马县—晋国博物馆—广胜寺—双林寺—平遥
      时间:2025-07-05 09:20:00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87868862@qq.com Copyright © 桀骜百科 琼ICP备2023011085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