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最触动他们的二战文学
本报赴俄罗斯特派记者 樊 巍 刘 欣 刘博洋 王 璞 牛盈博 本报记者 张 妮 刘 明
开栏的话: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伟大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文艺作品以其独特的情感力量,将那些沉重的战争记忆镌刻在人们心中。从本期起,文化教育版将推出“文艺作品中的二战故事”系列报道,邀请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年龄的受访者,讲述最触动他们的二战题材作品,及其对战争与和平、人性与命运的思考。

《钢琴师》

《热的雪》

《辛德勒名单》

马豪恩

周大新

加琳娜
“50后”茅盾文学奖得主周大新
《辛德勒名单》让我看到人性深度
茅盾文学奖得主、“50后”著名作家周大新近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分享了他对二战文学的理解和阅读体验。他坦言,在众多描写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文学作品中,苏联作家鲍里斯·瓦西里耶夫于1969年发表的小说《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和澳大利亚作家托马斯·基尼利的长篇小说《辛德勒名单》给他留下了尤其深刻的印象。
周大新介绍,小说《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讲述的是苏联反法西斯战争时期,准尉瓦斯科夫接收了上级指派来的年轻女兵。女兵们驻扎下来不久,一天意外发现了德军侦察兵。于是,瓦斯科夫带领多位女战士,与敌人周旋,在密林中与德寇展开了殊死战斗,最终战胜了数倍于己的敌人。“这本书之所以吸引我,是因为它展现了苏联年轻女性在祖国危难时刻义无反顾、投身战斗的英勇形象”。周大新强调,这些女性用自己年轻的生命换来了战争的胜利和国家的安全。据统计,在二战中,苏联先后有约80万女性走上战场,与男性并肩作战,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柔弱的女性出现在残酷的战场本就令人揪心,而这些美丽的姑娘、年轻的母亲一个个悲壮牺牲,更让人痛心。这促使我们思考和平对于人类的意义,思考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价值”。他特别提到,小说中那位年轻母亲牺牲前对瓦斯科夫托付后事的话,令他感到心碎。
《辛德勒名单》则是以高度纪实的手法,刻画了二战时期德国人辛德勒冒着生命危险,倾注所有财力和智慧,营救数百位犹太人生命的故事。周大新评价道,这部具有多元价值的作品,在正与邪、实与虚、文与史、技巧与人性之间找到了最佳平衡点,处处闪耀着过目难忘的人道主义光辉。“这本书吸引我的地方在于辛德勒身为德国人,本应在战争中站在德军一边,但他在目睹了德军肆无忌惮地残害犹太人之后,下决心尽自己的力量来拯救犹太人的生命,毅然站在了德军的对立面。这种人性的光辉令犹太人也令我这个读者感到了人间的温暖,让我觉得虽然这个世界有丑恶,但仍然值得我们活在其中”。
谈及中国反法西斯战争文学作品的特点,周大新表示,与国际作品相比,中国反法西斯战争文学作品最大的特点在于“纪实性强”。许多作品都直接取材于具体战役或战斗,真实还原了战争进程,读来仿佛是在阅读战史,“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比如台儿庄战役、平型关战役、昆仑关战役等著名战役,都有相应的文学作品予以反映。
关于当代如何再创作反法西斯文学作品,周大新也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他认为,今天在中国再创作反法西斯文学作品,面对的是对战争生活不了解的新一代读者,他们的文化水平和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都很高,这要求作家在叙述方式上不断创新。“无论是叙述者的设定,还是叙事角度与节奏的把握,都需要用心打磨,要让读者在阅读中产生‘陌生感’,从而激发阅读兴趣”。
此外,周大新强调,战争文学不仅要表现战争本身,更要书写战争中的“人性深度”。他说:“战争会让人性有充分的暴露和展示,要把人性在战场上的独特表现写出来,要让读者看完你的故事后对人性有新的认识和思考,获得新的感悟。”
“60后”阿根廷汉学家马豪恩
《钢琴师》蕴含坚韧力量
阿根廷国际关系理事会亚洲事务委员会主席、汉学家马豪恩1965年出生在阿根廷,尽管拉丁美洲地区并非二战的主战场,但战争的影响也波及了这方水土,改变了拉美的国际关系。
当被记者问及“印象最深刻的二战相关文艺作品”时,马豪恩表示:“《钢琴师》一书令我印象深刻,这是一部由波兰犹太裔钢琴家瓦迪斯瓦夫·席皮尔曼根据真实经历撰写的回忆录,讲述了他在战争期间历经磨难、最终重获自由的故事。”马豪恩表示,与许多聚焦于军事冲突或有组织抵抗的战争题材小说不同,《钢琴师》以细腻的笔触,捕捉到了一位藏身于废墟中幸存男子内心的恐惧。“最让我感动的是小说对于情感的直白描写,以及美与恐怖交织的画面。文字中所蕴含的力量,成为人类在战乱面前坚韧不拔的象征。”根据该书改编的电影《钢琴家》斩获了戛纳金棕榈奖、奥斯卡最佳导演和最佳男主角等多项国际大奖。
马豪恩认为,新西兰作家安东尼·麦卡滕创作的《至暗时刻》在展现战争残酷与人性光辉的同时,也在塑造公众记忆方面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作品聚焦1940年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危急时刻的品质与抉择。“通过引人入胜的叙事手段和引发情感共鸣的文字描写,这类作品塑造了公众对战争起因、后果和道德评判的解读方式。这类戏剧化的作品常常将复杂的地缘政治事件转化为通俗易懂的人文故事,让读者能够更容易地内化历史教训。”
对于从个人视角展现宏大历史的叙事方式,马豪恩认为,这能够让文学将历史事件更人性化地表述出来:“这种叙事方式让读者不仅能够身临其境地触摸历史,还能品味其中的感情真谛。作者将历史叙事与个人经历杂糅结合,从而能够激发读者的同理心和反思。”
马豪恩将二战相关文学作品比作“跨国界对话的桥梁”:“对二战的文学艺术诠释是跨文化、跨国别对话的有力工具,使不同国家的人们通过共同的苦难、韧性和希望建立联系。”他还希望文艺工作者承担起将记忆转化为道德行动的使命,传递和平理念,避免历史悲剧重演。
“90后”俄罗斯青年
每当遇到困难,就会想起《热的雪》中的战士
俄罗斯年轻人如何看待二战文学,他们希望战争文学这种形式在俄罗斯该如何继承与发展?《环球时报》记者近日在俄罗斯采访了莫斯科语言大学孔子学院的多名俄罗斯青年。
莫斯科语言大学孔子学院的学生索菲亚告诉记者,自己曾读过很多苏联二战文学,而让她印象最深的二战文学作品是尤里·邦达列夫创作的《热的雪》。她认为作者并没有把战士们写成无所畏惧的“超人”,而是展现了他们的恐惧、疲惫和对和平的渴望。这样的叙事角度让她知道战争到底有多残酷。“那些年轻的生命,在战场上可能下一秒就消逝了,这让我特别珍惜现在安宁的日子。我遇到困难,就会想起书里那些战士,然后告诉自己要像他们一样,不能轻易被打倒”。
此外,鲍里斯·波列伏依创作的《真正的人》对索菲亚也影响至深。她告诉记者,书中的主人公飞行员密烈西叶夫在残酷的战争中遭受重创,身负重伤失去双腿。但身残志坚的故事让她深刻认识到,无论面临多大的挫折,都不应轻言放弃。
在采访过程中,肖洛霍夫创作的《一个人的遭遇》被许多俄罗斯青年提起,孔院学生波琳娜告诉记者,这本小说主人公的故事深深打动了她,作者展现了无论何时都要保持善良和勇敢是多么重要。
“文学作品在战争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那些由亲身参与战争或生活在战争时期的人撰写的书籍。”孔院学生加琳娜认为,在没有互联网的时代,日记、笔记和照片是时代记忆的载体,书籍是研究战争真相的重要来源。
索菲亚则表示,文学作品对于现代人理解反法西斯战争意义重大。它能让读者通过作家的视角,体验那个时代的悲剧,更真实地了解战争的残酷、人性的复杂,也能让读者借此更多地了解自己国家的过去,感受战争中的痛苦与人们的勇气。
作为承载二战记忆重要载体的战争文学,想要走进更多年轻人的心中,文学创新也是讨论的焦点。“对于今天的二战文学创作,我觉得文学不受时间限制,创作反映当下时代视角的二战小说也会很有意思。”索菲亚希望有更多展现年轻人以及普通百姓在战争中的生活故事能够被书写,让读者看到不一样的二战文学。还可以借助漫画、电影、游戏等现代传播方式讲述历史,让更多年轻人感兴趣。
加琳娜则表示,比起创新性,更重要的是尊重史实才能让二战文学永葆生命力。“听人们讲述参加二战的亲人的故事会很有感染力。在俄罗斯举行‘胜利日’纪念活动的时候,电视上经常会播放人们在战争中失去亲人的故事,这些故事看完之后让我怎能不流泪”。
相关推荐
-
那些最触动他们的二战文学本报赴俄罗斯特派记者 樊 巍 刘 欣 刘博洋 王 璞 牛盈博 本报记者 张 妮 刘 明开栏的话: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伟大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文艺作品以其独特的情感力量,将那些沉重的战争记忆镌刻在人们心中。从本期起,文化教育版将推出“文艺作品中的二战故事”系列报道,邀请来自时间:2025-05-09 08:51:00
-
一见·回顾珍贵光影,期待习主席的俄罗斯之行5月7日至10日,习近平主席将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在莫斯科举行的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消息发布后吸引全球关注。这是习近平担任国家主席以来,第11次到访俄罗斯;也是继2015年出席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胜利七十周年庆典后,又一次同英雄的俄罗斯人民一道重温历史、缅怀先烈。光影的记录历历时间:2025-05-07 21:13:00
-
传播中华文化!深圳原创舞剧《咏春》亮相俄罗斯电视和广播4月29日深圳原创舞剧《咏春》继续“追光之旅”步履不停一大早深圳原创舞剧《咏春》团队兵分多路为4月30日至5月1日即将在圣彼得堡马林斯基剧院举行的三场演出“蓄力”《咏春》参加早安圣彼得堡节目在圣彼得堡电视台直播播出。俄罗斯演出经纪公司——吴氏策划供图上午9时许深圳原创舞剧《咏春》主演“叶师傅”常宏基时间:2025-04-30 15:21:00
-
俄称尚未收到德国就“北溪”事件的调查结果总台记者4月25日获悉,俄罗斯驻德国大使涅恰耶夫称,俄方尚未收到德方关于“北溪-1”和“北溪-2”天然气管道爆炸事件的调查结果。2024年11月,德国联邦总检察长延斯·隆美尔表示,德国联邦总检察长办公室已锁定了两名于2022年破坏“北溪”天然气管道的嫌疑人。2022年9月26日,连通俄罗斯和德国以及时间:2025-04-26 08:12:00
-
特朗普:俄罗斯和乌克兰“非常接近”达成协议当地时间4月2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其社交媒体平台上表示,当日与俄罗斯和乌克兰的谈判和会晤进展顺利。特朗普表示,他们“非常接近”达成协议,双方现在应该进行高层会晤,以“结束战争”。特朗普称,大部分主要议题都已达成一致。当地时间4月25日,俄罗斯总统助理乌沙科夫透露,俄罗斯总统普京与美国中东问题特使威时间:2025-04-26 07:2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