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章推荐
  • 家电百科
  • 实时讯息
  • 常识
  •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镇安县红光村:从"穷山沟"到"金窝窝"小山村的逆袭之路
    时间:2025-04-09 15:43:00

    阳光讯(记者 韩建军 通讯员 侯兴华 辛恒卫 成思远 文/图)春日的秦岭深处,阳光穿透薄雾洒向蜿蜒的山路。在商洛市镇安县茅坪回族镇红光村,53岁的回族村民王明亮站在自家小楼前,望着脚下平整的水泥路和远处成群的牛羊,脸上洋溢着笑容。谁能想到,这座如今远近闻名的富裕村,二十年前还是个"吃水靠挑、出行靠走"的贫困村?

    破壁重生:一条路撬动千年困局,红光村的蜕变,始于脚下那条蜿蜒的公路。"1995年以前,村里人去镇上赶集,得背着背篓翻两座山,来回得走六七个小时。"村支书马云学至今记得,当时最怕下雨天——土路泥泞难行,娃娃上学要大人背着走,老人生病只能硬扛。更难熬的是吃水问题,村民们要走一公里山路到山沟里挑水,干旱季节甚至要半夜排队等水。1995年在政府帮扶下,全村男女老少齐上阵,用锄头铁锹硬生生凿出一条通往外界的土路。"虽然只是条窄窄的泥巴路,但村里第一次响起了拖拉机的轰鸣声。“王明亮回忆道。此后二十年,特别是国家开展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后,这条路不断硬化升级,2018年通组入户,2022年投资65万元的产业路修到家门口,彻底打通致富"最后一公里”。

    如今的红光村,柏油马路串联起家家户户,太阳能路灯照亮夜路,4G信号塔矗立山头。更令人欣喜的是,当地政府因地制宜引入自来水工程,在北阳山上找到多处水源,建成10个蓄水池,让村民彻底告别肩挑背扛的历史。

    产业突围:从"靠山吃山"到"点石成金"路通了,水来了,红光人开始琢磨怎么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烤烟种植:党员带头闯新路。2018年,村党支部牵头成立合作社,党员王东、马洪林率先试种烤烟300亩。"当时很多人质疑,祖祖辈辈种洋芋、玉米,这洋玩意儿能成吗?"王东回忆,第一年烤烟丰收,亩产收益突破4000元,比种粮食高出好几倍。眼见为实,次年全村种植面积扩大到400亩,带动户均增收万元以上。2023年,县里投入52万元扶持资金,红光村顺势建成标准化烤烟基地,当年产值达130万元,人均增收3000元。

    畜牧养殖:草原牧歌奏响致富曲。北阳山万亩天然草场,为红光村打开"牛羊致富门"。村集体整合扶贫资金,建起55座标准化圈舍,引进利木赞、西门塔尔等优质肉牛品种。"现在养牛有补贴,销路也不愁。"养殖大户马正明算了一笔账:自家养的6头牛每年能卖10多万元,加上40亩烤烟收入,日子越过越有奔头。目前,全村牛存栏1200多头,羊1800多只,261户村民靠养殖脱贫致富。

    中药材种植:深山藏宝掘"药财"。依托秦岭丰富的野生药材资源,红光村发展苍术、天麻等特色种植800余亩。"别小看这些’土疙瘩’,烘干后都是宝贝。"药材基地负责人张大姐介绍,每年中药材销售收入突破50万元,还吸引不少游客前来观光采挖。

    劳务品牌:清真美食香飘全国。"安业清真"四个字,如今成了西安餐饮界的金字招牌。红光村瞄准清真餐饮市场,组织村民外出创业,仅在西安市就开出136家民族特色餐馆,带动580余人就业。村民马俊创办的"伊兰妹子"牛肉拉面馆,日均营业额超万元,还通过电商直播把家乡特产卖到全国各地。

    文明花开:看得见的山,记得住的乡愁,物质富裕的同时,红光村也在悄然改变着乡村的精神面貌。

    环境治理:从"脏乱差"到"洁净美"。过去,垃圾随手扔、柴草满街堆曾是常态。如今,"环境卫生红黑榜"每月公示,"门前五包"责任落实到户,志愿服务队定期巡查。村民杨洪青感慨:“现在连小孩都知道垃圾分类,路上连片纸屑都难找。”

    文化振兴:古老村落焕新生。每逢周五晚,文化广场便热闹非凡。妇女们跳起欢快的回族舞蹈,小伙子们组建起篮球队,农家书屋里传出琅琅读书声,孩子们的欢笑在山谷间回荡。

    党建引领:凝聚乡村振兴合力。"村子要发展,关键在支部。"马云学介绍,村两委班子带领村民制定《村规民约》,推行"积分制"管理,将环境卫生、移风易俗等纳入考核。如今,"争当文明户、争做带头人"蔚然成风,去年村党支部荣获"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站在海拔千米的山坡上眺望,红光村的蓝图正在徐徐展开——

    农文旅融合:依托秦岭生态资源和回族文化,打造田园综合体,建设露营基地、民俗体验馆;

    数字乡村:搭建智慧农业平台,推广无人机植保、农产品溯源系统;

    人才回流:建立返乡创业孵化基地,吸引年轻人回乡发展电商、民宿……

    从"穷山恶水"到"金山银山",从"空心村落"到"活力新城",红光村的蜕变印证着一个真理:乡村振兴不仅是经济的增长,更是文明的觉醒、生态的重塑、人心的凝聚。在这个海拔千米的秦岭深处,我们看到了乡村振兴最生动的注脚。

    相关推荐
    • 河南通报3人虚构身份骗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80后女子不到36岁开始领养老金
      近日,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发布关于三起虚构身份骗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案件的通报:为进一步维护社会保险基金安全,发挥典型案件警示教育作用,现将我省3起虚构身份骗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案件通报如下:1.新乡市卫辉市李某某虚构身份骗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案李某某,女,1981年8月出生,2010年
      时间:2025-08-21 14:04:00
    • 海尔系斥资超12亿元巩固控制权 新时达背靠“大树”谋扭亏
      中经记者 方超 石英婧 上海报道(新时达在“2025上海国际泵阀展”中设立的展台。图片来源:公司官网)在迎来海尔集团入主后,工业机器人企业上海新时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时达”,002527.SZ)开启了定增融资计划。日前,新时达方面发布公告称,其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申请获深交所受理,拟向控股
      时间:2025-08-14 17:36:00
    • 零跑、小米、问界都火了,下半年轮到谁?
      2025年上半年的中国汽车市场,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洗牌重组。一边是传统燃油车销量的持续下滑,合资品牌在多个价格带的份额被不断蚕食;另一边是比亚迪、零跑、小米、问界等国产新能源品牌从入门级到豪华级市场的攻城略地。有意思的是,当我们把2025年上半年的销量数据按价格带分析时,会发现各个区间呈现出不同的
      时间:2025-08-13 10:05:00
    • 闽侯福延白沙古道竣工 串联多个人文古景观
      10日记者获悉,美丽乡村景观带大目溪段项目(福延白沙古道)已竣工并进入验收阶段,闽侯白沙镇将再添一张文旅新名片。据悉,福延白沙古道沿溪而建,起于白沙镇联坑村,止于大目溪村,全长3.49公里,如一条灵动的绸带,将远济桥、仙娘潭、雷劈石等多个古景观串联成线。“这里曾是一条承载着历史记忆的古驿道,是当年闽
      时间:2025-08-11 10:05:00
    • 支持福建等迅速开展公路应急抢通处置工作
      据财政部8日消息,财政部、交通运输部启动快速核拨机制,预拨中央财政资金7000万元,支持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吉林、浙江、福建等7个省市迅速开展公路应急抢通处置工作,用于路基边坡坍塌、桥梁垮塌、路段积水等险情应急处置,全力开展公路防汛救灾各项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来源:新华社
      时间:2025-08-10 10:16:00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87868862@qq.com Copyright © 桀骜百科 琼ICP备2023011085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