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观察|中国农业技术解锁非洲“丰收密码”
新华社内罗毕/北京3月31日电 题:中国农业技术解锁非洲“丰收密码”
新华社记者许嘉桐 刘阳
粮食安全与农业发展始终是非洲各国关乎民生与经济的核心命题。近年来,中国农业技术跨越山海,以创新与务实为笔,在非洲大地书写从“靠天吃饭”到“技术赋能”的变革篇章。从杂交水稻掀起的“绿色革命”,到菌草技术激活荒漠生机,再到合作机制下的双向奔赴,中非农业合作正以务实举措解锁非洲大陆的“丰收密码”。
“绿色革命”破解“靠天吃饭”
在马达加斯加面值2万阿里亚里的纸币上,一株金黄稻穗展现了中非农业合作成果。2007年至今,中国专家团队扎根这片土地,将杂交水稻试验田产量提升至非洲传统品种的2至3倍。截至2022年底,杂交水稻累计推广7.5万公顷,数万农户收入倍增,马达加斯加迈向粮食自给的步伐越来越坚实。
这样的“绿色革命”正覆盖非洲多国:在尼日利亚,通过中国水稻技术选育的常规水稻品种,比当地主推品种增产约25%,已广泛上市并供不应求;乌干达引入的狐尾小米亩产量超本地品种3倍。联合国粮农组织报告指出,中国通过分享在水稻生产、农业统计以及气候适应型农业等领域的知识与专长,积极助力发展中国家解决农业和粮食安全挑战。
技术落地的核心在于“因地制宜”——中国专家根据非洲土壤特性与气候规律定制方案。在几内亚比绍,中国农技组采取“技术+物资”方式,精心编制教材,培训本地农技骨干;面对马达加斯加稻田虫害,抗虫稻种成为破局关键。“过去我们靠天吃饭,现在靠中国技术。”当地农民道出变革本质。
截至2023年底的10年间,中国在非洲建成24个农业技术示范中心,推广300多项先进农业技术,带动当地农作物平均增产30%至60%,惠及100多万非洲小农户。马达加斯加农业部前秘书长拉库托松·菲利贝尔说:“这不仅是产量的增加,更是摆脱贫困的希望。”
技术赋能激活荒漠生机
从毛里塔尼亚首都努瓦克肖特向东约60公里,撒哈拉沙漠边缘的伊迪尼村曾饱受黄沙侵袭。如今,被称为“幸福草”的中国菌草在此扎根,不仅锁住流沙,更成为牧民生计的“绿色银行”。牧民阿米尔·阿卜杜的羊群从瘦骨嶙峋变得膘肥体壮。“多亏了中国专家,我们终于能喂养好牲畜。现在,我养了十只健康的羊,日子有了盼头!”
生态修复的奇迹在非洲旱区不断延展。在乍得旱季的烈日下,中国援乍得农业技术项目组组长何桥生带着团队扎根梅得肯村,通过筛选适应当地气候的高产水稻品种,结合节水栽培技术,使38公顷试验田年产出228吨水稻,远超传统种植收成水平。“中国农业专家帮助我们提高了产量,增加了收入,我们终于能吃上自己种的大米了!”农民乌玛的喜悦背后,是乍得大米进口依赖度下降的切实改变。
技术创新正以“双轨并行”破解非洲农业难题。中国推广的太阳能杀虫灯减少20%至30%农药使用;在埃塞俄比亚,小型农机具通过精准耕作减少土地退化,间接增强农田气候韧性;卢旺达的咖啡种植户通过中国电商培训直连全球市场……技术创新正从田间到产业链全面赋能非洲农业。
从黄沙漫天到菌草成茵,从靠天吃饭到科技稳产,中国技术以“生态友好型创新”重塑非洲农业图景。非盟委员会前副主席莫妮克·恩桑扎巴甘瓦说,非中合作将荒漠变为沃土,让非洲自然资源真正转化为发展优势。
双向奔赴打造共赢未来
2022年8月,非洲鲜食牛油果首次出口中国,成为中非农业“双向奔赴”的缩影。2024年发布的《中国-非洲国家共建“一带一路”发展报告》显示,中国已与23个非洲国家及地区组织建立了农业合作机制,签署72项合作文件,在非农业投资存量突破10亿美元,200余家中资企业扎根非洲,从粮食种植到加工贸易,搭建起全产业链协作网络。
在坦桑尼亚莫罗戈罗省,曾在当地经济与生产部门担任负责人的欧内斯特·姆孔戈亲历了这场变革。2011年至今,从玉米到大豆项目,他见证了中国农业大学专家与当地农民并肩耕作的经历。“他们带着测土仪走进田间,手把手教我们优化种植间距,连施肥时间都精确到小时,”姆孔戈感慨,“从没有外国专家像中国专家这样勤奋,这些细节让产量翻倍,真正改变了村庄命运。”
数据显示,2012年以来,中方累计向非洲派出45组、432人次农业专家。与此同时,非洲学员赴华学习农业技术,借力数字化营销课程实现当地农产品品牌溢价。从实验室到餐桌,从技术员到农户,中非以“知识共享”筑牢互信基石。
当马达加斯加农民捧着金黄的稻穗,当毛里塔尼亚牧民在菌草田中展露笑容,当肯尼亚牛油果成为中国家庭餐桌上的选择,中非农业合作的“丰收密码”已然清晰——以平等创新浇灌希望、用共同发展耕耘未来。正如尼日利亚农民的朴素总结:“中国技术让我们的土地变成了金矿,点亮了我们自力更生的未来。”(完)
相关推荐
-
神南产业公司3名技能大师和大师工作室获中煤协会命名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近日揭晓2025年度煤炭行业技能大师及工作室命名决定,陕煤集团神南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再添荣光:3名技术专家荣膺“煤炭行业技能大师”,3个“煤炭行业技能大师工作室”获国家级认证。这份行业技能人才领域的至高荣誉,不仅闪耀着个体奋斗的光芒,更映照出神南产业系统性人才培养体系的深厚沃土。战略筑时间:2025-08-22 17:33:00
-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坚决抵制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开展恶性竞争 从同质化低效能竞争转向高质量高水平竞争【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坚决抵制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开展恶性竞争 从同质化低效能竞争转向高质量高水平竞争】财联社8月22日电,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倡议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行业自律,共同维护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光伏市场秩序的倡议。一、企业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时间:2025-08-22 17:19:00
-
“阿拉伯文学与中阿文明互鉴”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外国文学学会阿拉伯文学研究分会2025年会在贵阳举行8月19日,“阿拉伯文学与中阿文明互鉴”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外国文学学会阿拉伯文学研究分会2025年会在贵阳孔学堂开幕。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党委书记、主任戴建伟,中国阿拉伯文学研究会会长、北京大学社科部副部长林丰民分别致辞。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中国阿拉伯文学研究分会副会长邹兰芳主持。戴建伟介绍了孔学时间:2025-08-20 10:31:00
-
多重利好催化,无人机运输应用场景持续拓展峰飞航空的2吨级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成功完成首次海上石油平台物资运输飞行,150公里的里程仅飞行58分钟;装载海鲜的亿航智能VT20系列物流无人驾驶eVTOL55分钟横跨三城,大湾区首条超长无人机物流航线开通……近期,多条无人机运输航线试飞开通,应用场景加速扩围,在城际运输、山区配送、生时间:2025-08-18 15:13:00
-
有个会思考的“智慧大脑”岑巩水稻制种成本降低30%“得益于适宜的气候条件,再加上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的运用,今年制种水稻的产量明显提升,亩产达到450斤,和去年相比每亩增收120斤!”8月14日,岑巩县思旸镇磨寨村制种水稻种植大户姚涛,看着收成账单兴奋地说。在岑巩县农业农村局的推广下,今年姚涛首次使用“智慧制种”APP来对稻田进行管理。依托水稻制种智时间:2025-08-17 11:25:00
最新推荐
- 东意空调全国各市售后服务热线号码实时反馈全+境+到+达(东意空调空调除湿功能 )
- 艾尔斯派空调全国统一服务热线-全国24小时服务中心实时反馈-今-日-更-新(艾尔斯派空调空调显示HP故障码,怎么处理? )
- 伊莱克斯空调24小时服务热线是多少?如何联系?(伊莱克斯空调压缩机过流保护 )
- 富士通将军中央空调全国统一服务号码-全国服务热线实时反馈-今-日-更-新(富士通将军中央空调噪音大 )
- 华菱空调服务号码-故障报修热线号码实时反馈全+境+到+达(华菱空调空调f1故障 )
- 小米风管机全国统一服务热线-全国24小时服务中心实时反馈-今-日-更-新(小米风管机空调显示E5故障码,怎么处理? )
- 大金中央空调售后服务热线全国(24小时)400热线快速查询(大金中央空调空调不显示温度 )
- 科龙(KELON)空调售后服务热线及保养指南(科龙(KELON)空调中央空调面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