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章推荐
  • 家电百科
  • 实时讯息
  • 常识
  •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这些伤膝盖的习惯,很多人天天都在做!
    时间:2025-07-03 15:37:00

    突然腿软、关节“咔咔”响,上下楼膝盖疼痛、半月板受伤……如今,膝盖不舒服的人越来越多。为什么膝盖会变得脆弱?其实,日常生活里的这些习惯正在不经意间损伤膝盖。

    01


    这几个习惯让膝关节越用越废


    ■ 体重过大

    体重过大是膝关节损伤的重要因素之一。肥胖一方面会导致严重的过载和负重损伤关节,另一方面会导致脂肪组织内脂肪细胞产生瘦素和脂联素的代谢异常,引起关节炎。

    ■ 短期暴走

    平时没有运动习惯、每天久坐不动的人,腿部肌肉力量通常不足,如果突然长时间、长距离暴走,很容易造成膝关节的不稳定。

    ■ 经常久坐

    长期久坐的人,腿部肌肉得不到锻炼,会造成肌肉僵硬、无力,不仅起不到保护膝关节的作用,还会导致膝关节稳定性变差。

    ■ 频繁下蹲

    在下蹲过程中,膝关节的关节软骨会反复受到摩擦和挤压,膝关节韧带以及半月板也会受到牵拉和挤压,进而引起组织损伤、水肿,甚至关节软骨的剥脱,最终可能发展成膝关节的退行性骨性关节炎。

    ■ 不良坐姿

    盘腿坐时,膝关节处于屈曲状态,重力作用下,它会承受下沉的力量,导致内外侧受力不均匀。久而久之,膝关节也易出现变形。

    跷二郎腿时,腿部膝关节内外侧受力不均,长此以往会导致肌肉和韧带的损伤,加速膝盖软骨的磨损。

    ■ 穿高跟鞋

    鞋跟越高,膝盖内侧所受的力量也越大,长期穿高跟鞋,膝盖内侧的磨损自然更大,也会增加膝关节的磨损。

    02


    留意膝关节的4个报警信号


    膝关节是人体重要的承重关节,如何才能尽早发现膝关节损伤和老化呢?

    江苏省南京鼓楼医院运动医学与成人重建外科主任医师史冬泉指出,膝盖老化有“四个一”报警信号。

    ■ 一爬就疼

    一爬山、一爬楼梯膝盖就痛。关节疼痛是膝骨关节炎最早期、最多见的典型特征,开始时多为轻至中度的间歇性局部钝痛,疼痛多在活动时或劳累后发生。疼痛最常见的部位是膝关节内侧、前侧,多在由静转动、负重、蹲起或上下楼时比较明显。

    ■ 一蹲就扶

    当我们下蹲起身时,必须撑着自己膝盖,或者需要扶着一边的墙,靠手臂支撑辅助的力量才能起身,会感觉蹲下去再起身是件很困难的事。这可能是因为髌股关节出现了软骨损伤导致关节无力。除了难以起身外,还可能会有膝盖打软,经常发生“差点跌倒”的问题。

    ■ 一起就僵

    早上一起床,会感觉膝盖僵硬。早期常较轻微,仅在晨起或久坐后感觉关节活动不灵便,稍微活动后就可以缓解,这个现象称作“晨僵”。晨僵一般持续数分钟,极少超过30分钟。活动受限还体现在关节的活动度减小,主动活动和被动活动两方面都会减少。

    一动就肿

    如果因为走得多,站久了,走路时拎重物或是爬山爬楼了,膝盖就肿了,这可能是因为膝关节滑膜炎导致的膝关节积液。

    如果出现以上的情况,一定不要抱有侥幸心理,要及时到医院请医生诊治,才能守护膝盖健康。

    03


    做好这几点,有效保护膝关节


    ■ 多吃含钙食物

    补钙可以有效地保护膝关节,要注意营养均衡,多吃奶制品、蔬菜及紫菜、海带、虾、鱼等海产品,同时多晒太阳以促进钙吸收。

    ■ 补充优质蛋白

    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是骨细胞生长和修复过程中的必需物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营养和运动管理专家共识》建议,每人每日摄入蛋白质0.8~1.0克/千克。

    多样化的蛋白质摄入,搭配植物蛋白和动物蛋白都是摄食蛋白质的好方法,鸡蛋、牛奶或酸奶、鱼、虾、畜禽肉、豆制品都是不错的选择。

    ■ 鞋底不要太薄

    日常生活中鞋跟以2~3厘米为宜,以减少膝关节压力。鞋底不宜太薄,也会给膝盖带来不利影响。

    ■ 运动量力而行

    日常要选择适合自身条件的运动,做好热身活动,适量活动、拉伸。做剧烈运动时,热身时间不要少于10分钟。

    运动类型可以是快走、慢走、室内脚踏车、游泳、高抬腿等运动的多元组合,这些是保护膝盖最好的运动方式,它们对膝盖的损伤更低。

    ■ 多做抬腿动作

    平时可以多做抬腿的动作来增强大腿肌肉的力量,从而增加膝关节的稳定性,减缓关节的磨损。

    ■ 做好关节保暖

    膝关节受凉易导致血液循环不畅,引发疼痛和不适。因此,在寒冷天气中要特别注意膝关节的保暖工作。除了穿着保暖性能好的衣物外,还可以采用佩戴保暖护膝、穿厚袜子、热水泡脚和保暖贴等辅助保暖措施,确保膝关节免受寒冷侵袭。

    ■ 养成良好习惯

    日常要避免久站、久走、久蹲,比如伏在地板上擦地等,以免增加关节负担,加速关节退变;同时,也要尽量避免长期爬楼梯、爬坡、爬山等,避免长时间坐矮板凳,以及蹲坑时间过长。

    来源: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ID:cctvnewscenter)综合健康时报

    相关推荐
    • 46岁舌癌、57岁食管癌……他们都有一个习惯!
      爱喝滚烫的功夫茶,爱趁热吃生滚粥,觉得吃起来暖和舒服;认为“吃热的养胃”“喝热水对身体好”,觉得这样才够养生。谁曾想,这些看似养生的习惯、吃得香的表现,背后却藏着一个危险的“致癌温度”!有人不抽烟、不喝酒,热衷养生,却患上舌癌、食管癌……原来都与这个饮食习惯有关。46岁舌癌、57岁食管癌, 他们都有
      时间:2025-08-14 17:21:00
    • 更轻、更薄、更强大,意优科技首发PHA轻量化谐波关节
      7月26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世博展览馆盛大开幕,超150台人形机器人同台“出道”,中国具身智能产业迎来量产“奇点”。意优科技在本次大会上首发了全新一代PHA轻量化谐波关节模组,包含11\14\17三个主流尺寸型号,用于搭建高性能人形机器人。新一代产品在意优成熟的PH系列基础上,创新采用
      时间:2025-07-28 13:44:00
    • 别忽视孩子身上这种“小疙瘩”!5岁男孩确诊已是晚期
      身上长这种黄色小疙瘩的要提高警惕!前段时间浙江5岁的乐乐(化名)突然持续低烧、食欲不振全身关节隐隐作痛并且淋巴结肿大家长带孩子到医院就诊时竟被确诊晚期恶性肿瘤据乐乐妈妈回忆,一个月前,在给孩子洗澡擦脖子,他抬头的瞬间,看到脖子上有个小疙瘩。当时心里就咯噔了一下,赶紧伸手去摸,真的摸到一个小硬块!“是
      时间:2025-07-21 11:07:00
    • 基孔肯雅热潜伏期短传播快,专家:预防关键在于防蚊灭蚊
      今天(7月20日)下午,在广东佛山市召开的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控领域首席科学家何剑峰介绍,广东的基孔肯雅热主要通过白纹伊蚊叮咬传播,预防基孔肯雅热,关键是灭成蚊、清积水、防叮咬。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控领域首席科学家何剑峰表示,刚开始的症状通常以发热
      时间:2025-07-20 19:47:00
    • 韩国检方:禁止尹锡悦被起诉前会见律师及家属以外人员
      韩国内乱特检组当地时间16日通报,禁止前总统尹锡悦在被起诉前会见除律师及家属以外的人员。同时,内乱特检组16日对前国家情报院长赵太庸的住宅等8处地点展开了扣押搜查。(总台记者 张昀)(央视新闻客户端)
      时间:2025-07-16 10:46:00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87868862@qq.com Copyright © 桀骜百科 琼ICP备2023011085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