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家电百科
  • 实时讯息
  • 常识
  •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指增基金年内成立数量增超500%
    时间:2025-04-25 00:40:00

    在年内场内ETF快速发展的同时,作为场外指数基金的“Plus版”,指数增强基金也频频上新。北京商报记者关注到,年内指数增强基金成立数量已同比增超500%。发行市场情绪升温,但从存量产品规模来看,这类产品的知名度并不高。在场内ETF已突破4万亿元的节点下,指数增强基金最新规模则为2175.96亿元。有业内人士指出,未来场外个人投资者对指数增强基金的需求潜力较大,规模增长空间仍存,相关产品或是行业未来布局的方向,对于公募而言比拼长期超额收益是关键。

    公募争相布局

    指数化投资发展驶入快车道,指数增强基金也成为多家公募争相布局的赛道。近日,兴证全球中证500指数增强、国泰君安中证全指指数增强、招商上证科创板综合价格指数增强发起式等产品相关上报材料均已被中国证监会接收。

    近一年来,中证A500指数、科创综指等指数新标的相继面市,除了成为ETF新品的“必争之地”,也获得指数增强基金组团布局。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24日,跟踪中证A500指数的指数增强基金共计31只(份额合并计算,下同),其中23只产品在2025年成立。

    3月27日,博道基金、安信基金、国泰君安资管、富国基金、博时基金、天弘基金等11家基金管理人上报的首批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增强基金拿到监管批文。当前,天弘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增强已于4月22日成立,募集期间净认购金额为13.32亿元。

    整体来看,据中国证监会官网,截至4月24日,年内共有68只指数增强基金上报,较去年同期的19只同比增长257.89%。另据Wind数据,截至4月24日,年内共有39只指数增强基金成立,较2024年同期的6只产品同比增长550%。其中,博道基金已成立3只指增产品,招商基金、华夏基金、鹏华基金、泓德基金旗下各有2只指增产品成立。

    鹏华基金指数与量化投资部总经理苏俊杰表示,今年以来指数增强产品整体发行数量不少,可以看到各家公募在布局偏中长期的赛道,从业绩开始做持营,这是慢慢做大的过程,这类品种更像是长跑赛道。

    富国基金副总经理李笑薇坦言:“ETF具有很强的先发优势、平台性特征,因此在发行阶段集中公司资源铺就赛道是主流做法。对于指数增强产品而言,其中还有不少实现超额收益的部分,因此先发优势的影响没有那么大,关键仍是有长期被投资者认可的业绩。”

    年内已成立3只指数增强产品的博道基金同样看好相关产品的布局机会。博道基金量化投资总监杨梦分析称,“从规模上看,指增产品的超额收益是有波动的,不像ETF是纯复制指数,投资者还要面临对业绩和方法论再认知和再观察的过程。但在指数工具化的大浪潮下,投资者对于基金产品风格清晰的需求也是越来越旺盛的。而要在指增赛道上做好,所需要的资源禀赋也是我们通过差异化的竞争可以体现出优势的地方。因此对于中小型公司,如果想在指数化浪潮中有差异化的一席之地,指数增强基金是非常重要的阵地”。

    规模发展空间仍存

    事实上,若追溯国内的第一只指数基金——华安上证180指数增强,也同样是一只指数增强基金,成立于2002年。

    虽然在同类产品中夺得先发优势,且当下发行市场热情明显升温,但是从存量产品规模来看,这类产品知名度并不高。在年内ETF突破4万亿元的时间节点,指数增强基金则表现得不温不火。具体来看,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全市场669只指数增强基金(份额分开计算,下同)的总规模为2175.96亿元。

    其中,规模最大的为易方达上证50增强,达189.38亿元,也是目前唯一一只规模超百亿元的指数增强基金。同期,富国沪深300增强、兴全沪深300指数增强、富国中证红利指数增强、富国中证500指数增强、华夏中证500指数增强的规模也超过50亿元。

    回顾过去几年,指数增强基金规模逐年增长,由2021年末的1539.52亿元增长至2024年末突破2000亿元,达2030.77亿元。

    李笑薇表示,近年来,场内ETF规模爆发式增长,场外基金规模也有增长,但相对缓慢。美国、日本市场在被动指数发展过程中,场内ETF和场外指数基金几乎是同步发展。而美国市场场外指数基金的优势,在中国A股市场的场外基金上同样可以看得到。

    “相对于ETF,指数增强基金能够更好匹配各类投资者不同的投资需求。有着起投门槛低、以公允净值进行申赎、定投长期投资功能完善等方面优势。A股市场有获取超额收益的空间,指数增强基金结合了指数基金和主动基金的优势,能满足投资者对被动投资和超额收益的双重需求,因此,场外个人投资者对其的需求潜力较大,是行业未来布局的方向。”李笑薇表示。

    比拼长期超额收益是关键

    从业绩表现看,指数增强基金长期收益较为亮眼。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23日,数据可取得的663只指数增强基金中,278只在年内录得正收益。其中,创金合信北证50指增的净值增长率暂居榜首,达31.16%。若拉长时间至近五年,168只基金中,则有超九成产品实现正收益。其中,3只基金收益率涨超70%。

    在长期业绩表现较佳、个人投资者需求潜力有望迎来增长的同时,业内认为,指数增强基金仍有部分难题待解。在中金基金量化指数部负责人耿帅军看来,指数增强基金发展仍有“看不懂、看不上、拿不住”三大痛点,赛道首要任务是解决投资者看不懂的疑惑。同时,部分投资者更愿意选择权益基金博得高弹性,使得指数增强基金赛道没有迎来较大关注。此外,指数增强产品更要求投资者有长期投资心态。未来,宽基是做好指增最重要的基石,通过增强的方式再获取超额收益,是很重要的发展方向。同时,行业要在投教、管理过程中发挥更多的主观能动性。

    国泰君安资管量化投资部总经理胡崇海指出,未来,做超额收益拥有可为的空间,但同时也要追求以稳定的输出,优化客户持有体验。“这倒逼着基金管理人不断迭代模型,做出更有竞争力的超额收益。只要超额收益是可预期的、可复制的,就会形成累加效应,团队还应该不断精进,做好自身全系列的指数增强产品。”

    杨梦也表示:“当前A股市场,指数增强基金还有比较丰富的超额收益空间,未来大家比拼的并不是谁阶段性业绩更好,而是超额收益长期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背后需要对模型细节有更深入的思考和迭代。”

    整体来看,财经评论员郭施亮评价,指数增强基金成立数量大增,市场竞争在未来可能更加激烈。如果市场环境持续改善,未来指数增强基金的规模、业绩增长表现将值得期待,市场环境、基金经理的资产配置能力与指数增强基金表现呈现出正向关系,只有打造出特色产品、提升资产配置能力,才能增强基金竞争力。

    北京商报记者 郝彦

    相关推荐
    •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跌0.95% 4月份累跌近10%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跌0.95% 4月份累跌近10%】财联社5月1日电,热门中概股涨跌不一,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跌0.95%,4月份累跌9.79%。贝壳跌超2%,百度、极氪跌超1%,满帮、腾讯音乐、京东等小幅下跌;金山云涨超9%,万国数据涨逾5%,名创优品涨超2%,拼多多、BOSS直聘涨超1%,阿
      时间:2025-05-01 04:16:00
    • 濮阳:再生水工程织就城市“蓝色生命线”
      ■河南经济报记者 赛晓涛 通讯员 丁园蓉 陈聪聪4月的濮阳春意正浓。4月29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长庆路上的濮阳市主城区再生水利用工程长庆路、石化东路管道工程第一标段施工现场,工程车辆正将一节节球墨铸铁管缓缓吊入沟槽,现场秩序井然。在第一再生水厂施工现场,建设单位代表介绍,目前厂内四座建筑物约1200
      时间:2025-04-30 21:16:00
    • 以岭药业一季度成绩单亮眼:扣非后净利润同比双位数增长
      4月28日晚间,以岭药业发布2025年一季报。报告显示,以岭药业一季度营业收入23.58亿元,净利润达到3.26亿元,同比增长7.25%;扣非归母净利润为3.25亿元,同比增长11.23%。可见,在当前我国不断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以岭药业展现出了显著增强的盈利能力。季度报披露,以岭药业
      时间:2025-04-30 16:58:00
    • 吉利2024ESG报告:单车碳减排18%,新能源销量近翻倍
      【文/观察者网 张家栋 编辑/高莘】 近一个月以来,多家车企陆续对外公布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其中,中国车企的表现尤为亮眼,凸显出中国企业在深化智能电动汽车发展的过程中,正肩负起全价值链的可持续发展生态体系建设的使命。 4月28日,吉利汽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利集团)正式发布2
      时间:2025-04-30 16:50:00
    • 中钢协:一季度钢铁行业经济效益有所改善
      经济参考报记者 梁倩4月29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召开一季度新闻发布会,据中钢协初步统计,一季度,重点统计会员钢铁企业累计营业收入为14360亿元,同比下降6.61%;营业成本为13505亿元,同比下降7.73%;利润总额215.83亿元,同比增长1.08倍;平均利润率为1.50%,同比上升0.82个
      时间:2025-04-30 11:51:00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87868862@qq.com Copyright © 桀骜百科 琼ICP备2023011085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