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章推荐
  • 家电百科
  • 实时讯息
  • 常识
  •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蓬头稚子学垂纶的下一句是什么(十首儿童古诗词重返六一儿童节)
    时间:2024-10-14 10:46:02


    01 《稚子弄冰》 杨万里 宋

    稚子金盆脱晓冰, 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 忽作玻璃碎地声。

    【译文】

    儿童早晨起来,将冻结在铜盆里的冰块脱下,用彩线穿起来当钲(古代的一种像钟的乐器)来敲。敲出的声音像玉磬一般穿越树林,忽然冰锣敲碎落地,发出玉石摔碎般的声音。


    02 《舟过安仁》杨万里 宋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译文}

    一只渔船上,有两个小孩子,他们收起了竹竿,停下了船桨,坐在船中。怪不得没下雨他们就张开了伞,原来他们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当帆让船前进啊。


    03 《闲居初夏午睡起》 杨万里 宋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译文】

    梅子味道很酸,吃过之后,余酸还残留在牙齿之间。芭蕉初长,而芭蕉的绿色绿阴映衬到纱窗上绿阴映衬到纱窗上,春去夏来,日长人倦,午睡后起来,情绪无聊,闲着无事观看儿童戏捉空中飘飞的柳絮。


    04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译文】

    白天在田里锄草,夜晚在家中搓麻线,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荫下学着种瓜。


    05 《村晚》 雷震 宋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译文】

    池塘四周长满了青草,池塘里的水几乎溢出了塘岸。红红的落日好像被山咬住一样,倒映在冰凉的池水波纹中。放牛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准备回家。他拿着短笛,随意地吹奏着不成调的曲子。

    注释:陂(bēi):池塘。 腔:曲调。 信口:随口。

    06 《小儿垂钓》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译文】

    一个头发蓬乱的小孩正在学习钓鱼。小孩侧身坐在莓苔上,绿草映衬着他的身影。有路人向小孩问路,小孩远远地摆了摆手。小孩怕回应路人会惊扰到鱼儿,所以选择不回答。

    注释: 莓苔:泛指贴着地面生长在阴湿地方的低等植物。


    07 《所见》 袁枚 清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译文】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他的歌声在林间回荡,震动着每一片树叶,嘹亮的歌声在树林里回荡。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于是马上停止唱歌,静悄悄地站立在树旁。


    08 《观游鱼》 白居易 唐

    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

    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

    【译文】

    在闲暇之余,我绕着水池悠闲地散步,欣赏着鱼儿在水中自由穿梭的优美姿态。这时,我恰巧遇见小童正坐在船上专心致志地钓鱼。我们两人都对鱼儿怀有喜爱之情,但内心所想却大相径庭。我怀揣着给鱼儿喂食 ,而你则专注于垂钩钓鱼的乐趣。


    09 《牧童》 吕岩 唐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译文】

    绿草如茵,铺满了原野,绵延六七里远。晚风中传来几声悠扬的笛声,飘荡在三四里之间。牧童放牧归来,在吃饱晚饭后的黄昏时分,他连蓑衣都没有脱下,就躺卧在皎洁的月光下。


    10 《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译文】

    篱笆墙外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路边的树枝上花瓣飘落,新叶尚未形成浓密的树荫。一群儿童飞快地奔跑着追逐黄色的蝴蝶,可是蝴蝶飞入黄色的菜花丛中,就再也找不到了(因为菜花和黄蝴蝶长得一样,小朋友分不清了)。

    相关推荐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87868862@qq.com Copyright © 桀骜百科 琼ICP备2023011085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