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章推荐
  • 家电百科
  • 实时讯息
  • 常识
  •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声东击西的意思与典故(三十六计—声东击西)
    时间:2024-12-08 10:22:29

    三十六共分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共计6套系列计谋,其中声东击西就是胜战计(即自己处于优势的情况)中的第六计,也就是战胜计的最后一计。

    声东击西原指表面上造势要攻击敌方的东部,实际上真正要进攻的却是敌人的西部。也可以引申为隐藏自己的真实意图,或者制造一种假象,对敌人造成迷惑,在敌人上当后,出其不意的对敌方另外一个位置进行进攻,使敌人来不及反应。

    原文

    敌志乱萃,不虞,坤下兑上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

    注释

    敌志乱萃出自《易经·萃》卦,意思是敌方出现混乱、此时敌方疲惫不堪、焦头烂额。不虞就是分不清状况、没有想到的意思。坤为地、兑为泽,也可以理解为洪水。意思是就像洪水淹没大地一样,造成敌人混乱。想要进攻的时候就佯装成休整,想要休整的时候却造势进攻,以此来迷惑敌人,使其分不清自己的套路,进而达到出奇制胜的目的。

    北魏孝文帝利用声东击西,巧妙将都城迁到了洛阳。

    北魏首都原为平成,也就是今天的山西大同,因交通不便,不利于长期的发展壮大,便想要向南迁都,因为各王公大臣都不想背井离乡,都奋力阻挠,商量了几次,均未成功。

    为了实现迁都中原的目的,便想出了一条计策,就是举兵伐齐,命拓跋焘为主帅。因此时的北魏兵力并不十分强盛,攻打齐国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但孝文帝主意已定,便开始举兵伐齐,行至洛阳时,正赶上连绵的大雨,众王公大臣因连日行军,再加上连绵的大雨,早已疲惫不堪,受不了这份苦,就纷纷祈求,停止前行。孝文帝见时机成熟,便停止伐齐,将都城顺利,迁到了洛阳。

    相关推荐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87868862@qq.com Copyright © 桀骜百科 琼ICP备2023011085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