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章推荐
  • 家电百科
  • 实时讯息
  • 常识
  •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掇刀是什么意思(关羽掇刀在荆门)
    时间:2024-11-10 10:19:55

    关羽是家喻户晓的三国名将,在我的家乡荆门有一个行政区就以关羽的典故来命名,这个区就是掇刀区,我虽不是掇刀区生人,但我深知掇刀区的文化价值之高。

    所谓“掇(读duō或duo)刀”就是关羽镇守荆州地区时,常在掇刀石附近驻军,传说关羽每次出征或练兵回来,就把手中的那把青龙偃月刀的刀把朝石缝里一掇,让刀把插在石缝中,画面感十足。

    现代汉语里掇本意是拾取,用手端的意思,但在我们荆门方言里,duo实际既有捣的意思,又有插的意思,但动作侧重于爆发式的,就是突然爆发式地使用寸劲将一物(一般是杆状物)碰撞到另一物中(一般为洞或缝)。

    关羽掇刀

    明代王阳明《郢中胜迹十绝其六·卓刀石》中也曾凭吊关羽与掇刀石:“誓志灭孙曹,遗恨裂眦发。石上青龙恨,看取初三月。”

    王阳明

    明朝时,关营遗址兴建了一座规模宏伟的关帝庙,香火鼎盛,还铸有一把数百斤重的青龙关刀竖在庙前巨石缝中,人们可以摇晃这把关刀,但休想拔出来。

    荆门博物馆馆藏文物

    这座庙宇毁后重建,建后又毁,清初修复后,乾隆年间又曾重修,古庙和庙前的关公松最后被焚毁,是在抗日战争期间盘踞在荆门的日军的所作所为。

    荆门博物馆馆藏文物

    从此,关帝庙就成为历史陈迹了,现宝刀及庙中劫后幸存文物收藏在荆门博物馆中。

    荆门博物馆馆藏文物

    当然这把刀确定为明代打造,是关帝庙中用以纪念关羽的,《三国演义》成书于元末明初,可见在明朝社会就已经掀起了“三国热”,但毋庸置疑地是关羽肯定不会持一把八十二斤的青龙偃月刀上战场,青龙偃月刀是演义的杜撰,为的是丰富并神化关羽的个人形象。

    《真三国无双》游戏形象

    正史中的关羽不是神仙,裴松之注引《三国志·蜀书·关张马黄赵传》中对关羽作的第一个注就揭了关羽的老底,有机会再说,此处不展开。

    汉时,荆门西为编县(此名放在今天也有“火”的潜质),在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编县归于蜀汉,到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关羽被吕蒙偷袭身亡的五年中,关羽是很有可能来到荆门的,既然明代时发现了关营遗迹,那么关羽在荆门驻军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由于没有其他史料佐证,不敢断言,至于有没有掇刀一事则更是无法考证了。

    如果关羽真掇了,那么应该也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长柄武器,这种长柄“掩月刀”最早见于宋代,比三国时期晚近800年,三国时期曾生产过一种“环首刀”是一种短兵器,若关羽一直有“掇刀”的传说,可能掇的是这种短兵器。

    环首刀

    越南出土的142厘米超长三国环首刀

    掇不掇现在看来已不再重要,既然沿用了这个“掇刀”作为行政区划的名字,那么应当凸显其历史文化的价值,“掇刀”这个名字极富故事性,从当代互联网思维来看本身具有大火的潜质,为什么没有火,因为他背后的故事和价值并未被充分挖掘。

    一、文化底蕴的价值

    一个城市的深厚内涵必须以丰富的历史文化为积淀,“掇刀”拥有现成可供挖掘的资源,掇刀区现在有30万人口,非常清楚区名怎么来的,有什么典故的人,占比多少都很难说,文化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一个地区的人普遍有文化、有涵养,是需要良好的文化环境滋养和孕育的,而历来关羽被赋予了很多优良的品质,深度地挖掘有利于用文化育人,同时又体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独特性。

    目前既感受不到丰富的文化氛围,也体会不到“掇刀”之于其他地区的独特所在,“掇刀”只是一个名称,还不是一种文化。

    二、城市文化形象

    关羽忠诚、仁义、勇敢、智慧、追求平等、公正,他具备许多优良的品质,而这些就是一套成体系的价值观,宣扬久了,不知不觉影响市民,成为市民们的共同价值,与其花那么多钱,制作一大堆红色的中国结,然后里面写“核心价值观”的那二十四个字,不如就深挖“掇刀”文化,关羽文化,忠义文化,仁勇文化……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地方独特的精神名片。

    关羽的主题公园、关羽的仁义文化节、关羽的动漫COS展、关羽的文艺书画展等等都是可以作文章的地方。

    目前关羽这个火热大IP似乎被其他很多地方敝帚自珍,而我们作为本身具备独特资源的地方反倒是不屑一顾。

    三、旅游资源的价值

    不需要说,只需要看明朝时修建的关帝庙的例子就能说明问题,明朝时《三国演义》大火,于是当时荆门州的人都知道利用当地关营遗址,建起了一座关帝庙,以至于吸引到了王阳明这样的大人物都来参观凭吊,本来宋时陆九渊就在荆门作官开书院,后面明朝王阳明也来凭吊,心学的两大殿堂人物都来到荆门了,这恐怕是现在的领导们绞尽脑汁都请不来的资源,旅游资源的能量就在此。

    陆象山名言

    青龙偃月刀在古时是兵器,新时代能不能缩小后拿来切牛肉、羊肉?拿来砍大骨还可以和“刮骨疗毒”的典故挂上钩,既能开发文创资源又能制成网红炊具、餐具。

    掇刀能否搞个关羽文化街,三国文化公园,每年搞个关羽文化节?街上、公园里和节上就请“新关公”用新时代的“青龙偃月刀”片“关帝肉”,能不能引一条生产线到掇刀就生产“赤兔马”为名的新能源汽车,产地就在关羽掇刀的地方,当然这些都是开动脑筋后说笑的一些想象,仅用以说明旅游资源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AI创作的“赤兔马”车

    AI创作的“赤兔马”车

    但目前这一块确实未看到能展示“掇刀”名片的旅游资源,“掇刀”的旅游资源如果都不能和“掇刀”典故挂上钩,那这么好的名字实际就浪费了。

    目前来看,关羽似乎和荆州划上了等号,和荆州捆绑紧密,这上面固然有地名上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更多的还是荆州对于三国和关羽文化的重视与挖掘,当年荆州斥1.7亿巨资修关羽像,又花1.5亿拆掉的巨大浪费虽被中纪委点名批评,但毕竟修的是关羽像,不是其他哪个人的像,也侧面说明了荆州对于利用关羽文化塑造城市形象的重视。

    荆州关羽像

    有人说关羽都和荆州捆绑住了,还有你“掇刀”什么事?关羽固然人是在荆州镇守,但刀是“掇”在荆门的,但现在人家只知道关羽的人在荆州,却不知道他的刀在荆门,这与人家荆州怎么宣传没有关系。

    何况荆州因修关羽像的原因倒了大霉,成了全国的负面典型,这两年正是他们宣传降温的时候,恰应该是我们充分发掘关羽“掇刀”文化的机会,如果错过这难得的机会,浪费了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和具有大火潜质的行政区划名,每个直接有关的单位和个人都应感到遗憾和愧疚。

    相关推荐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87868862@qq.com Copyright © 桀骜百科 琼ICP备2023011085号-7